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业所产生的问题,诸如养殖生态环境恶化等越来越严重,病害越来越严重,使养殖业的风险增大、效益降低。
因此,引进新品种,探索各种生态养殖技术模式,扩大养殖效益是广大养殖业者的愿望。2009年北海市科技局向北海金海岸水产研究所下达项目金鲳与南美白虾全生态混养殖技术研究示范。经过努力,项目获得比较好的收成,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项目研究材料与方法
1、场地布局及条件
北海市海城区金海岸水产研究所在北海铁山港区青山头海水养殖基地设有进水、排水专用水渠,利用海水涨潮自然纳潮进水。金海岸水产研究所养殖场养殖总面积达160亩,建成高标准养殖池塘14口,每口池塘面积十亩,其供电、供水、道路、抽水、排水等设施配套齐全,配备了增氧机、自动投饵机、水质分析器等设备,是北海较先进的海水养殖基地之一。本项目采用养殖池塘八口,养殖面积80亩。
(1)进、排水系统
利用海水潮汐的自然落差,从海区纳潮,海水进入进水渠,所有池塘进水都无需动力,均为自动进排水。排水沟设在池塘周边,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池塘水深,或根据水质变化,合理进排水,确保养殖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2)立体增氧设施
每口池塘设置增氧机八台,其中四台为叶轮式增氧机(分布在池塘四个角落),可以带动整个池塘水体形成旋转,增加水体溶氧分布;另四台为射流式增氧机,在池塘中间均匀分布,可以带动池塘水体上下层交换,确保上层高浓度溶氧能自上往下交换,增加池底溶氧。
(3)金鲳专用投料防逃网
由于金鲳喜食浮水料,为确保所投喂的饲料不浪费(除了训养金鲳定点喂养食外),还在投料区域设置饲料防逃网,确保所投喂的饲料不会四处逸走,以免浪费。
二、项目实施采取的技术措施
根据技术原理和技术路线,本项目采取如下技术管理措施:
1、清池消毒
清池先确保彻底清除池塘内的所有甲壳类,(它们是携带病毒的重要来源),也可能潜伏大量鱼类寄生虫;尽量清除塘内的有机质,它们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危害养殖,过多的有机质还会吸附有害的病菌;确保清除池塘可能存在的杂鱼。
用杀灭谷酯或敌百虫来全池泼洒,清除所有甲壳类或寄生虫;把污物排干净后进少量水,加入适量的生石灰,爆晒一周后,进水到合适的水位,全池泼洒茶子饼,清除杂鱼,三天后使用益康露消毒剂再次消毒。至此,可以进入培养水色阶段。
2、培育天然铒料
进苗前,都要做好培育天然铒料的准备。一级池饵料与水色培养:进水让水深达到120cm左右,然后施放肥料培育水色。使用肥料:金海岸生物培水王2公斤/亩、有ATP菌0.5公斤/亩,混合水发酵一晚上,次日上午施放,按此种方法,隔天施放一次,连放二次,即可培育出黄褐色或者嫩绿色的水色,并且有数量繁多的浮游动物。在培育出天然饵料后,为了可以较长久地维持有丰富的饵料,根据水的透明度来追肥,使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左右。
3、进苗培育
金鲳与南美白虾全生态混养殖技术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进苗时机的选择。金鲳食性凶狠的鱼类,与南美白虾混养殖时,必须选择好鱼苗与虾苗的分别投苗时间。鱼苗太大,虾苗太小,可能鱼类全部摄食幼小的虾苗。
4月28日至5月5日采购虾苗,规格0.8cm左右,进场后进行直接分塘,虾苗进塘后,使用优质饲料进行强化标粗。同时,改变一般养殖户虾苗标粗期间少投料的做法,在虾苗进塘后,每天投料五次,同时确保量足质优。经过十五天培育标粗,绝大多数虾苗规格达到了34厘米左右,这些虾苗活动活跃,体格良好,已经能主动躲避鱼类的猎食。5月13日至18日采购鱼苗,规格23厘米左右。鱼苗进场经消毒后,直接分配进入池塘,进行鱼虾混养殖。
实践证明,经过合适时间错开培育,先培育弱势虾苗,让其生长到一定规格,再投放鱼苗,是可以避免养殖鱼虾之间的残杀的。
投苗培育时间分别如下:于2009年 4月28日至5月5日共投放南美白对虾苗 360 万尾,平均放养密度 4.5万尾/亩;2009年5月13日至5月18日共投放金鲳苗 10.4万尾,放养密度1300 尾/亩。
4、投饵管理
(1)确定定点投喂原则。由于饲料是干性浮水料,先在池塘圈定一个位置,设置饲料防逃网,以防饲料外溢,造成浪费。在防逃网范围内进行鱼料训养投喂,经过半个月的训养,鱼类都能在固定时间里,到固定的地点进行摄食。
(2)投饵坚持“少量多餐,定时定量”的原则。育种期间按一天分4次投喂(6:30、10:30、18:00、22:30分别占日投喂量的20%、15%、40%、25%)。育种时间一般为两个月,两个月后,每天投喂三次。
(3)投喂的饲料在育种期间内,混合投喂浮水鱼料与沉水虾料,育种期结束后,以投喂浮水鱼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