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2017年黑龙江省畜牧业主推技术——主要禽病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18-01-11

技术要点:通过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对传播疾病的病原、有害生物寄生虫和害虫等进行防控,将重大家禽传染病的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确保养禽业安全高效生产,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高品质的禽蛋禽肉产品。

增产增效情况: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按生物安全措施要求进行禽病防控的家禽养殖场户,都在近年的养殖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肉鸡一般饲养到42~45日龄出栏,平均每只获利2~3元,而在南方平均每只优质黄鸡可获利4~5元,养肉种鸡可获得更大效益。在规模化养禽业中,通过加强对禽病的综合防治,使雏鸡成活率、肉鸡出栏率、500日龄蛋鸡成活率分别达到98%、95%和90%时,将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1. 禽流感防治技术:

1) 鉴别诊断 正确诊断最重要。禽流感病毒有多种亚型,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在致病性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可分为无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高致病性。H5、H7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可引起敏感禽群100%死亡,并可感染人。本病的确诊,由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完成。

2) 报告疫情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禽类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当地兽医卫生部门报告,当地兽医卫生部门按《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确定是否属于临床怀疑疫情,若是,则按规定逐级上报和处理。

3) 消毒 禽流感病毒对各种自然条件及消毒剂抵抗力弱,对日光中的紫外线敏感,70℃、2min可被灭活。漂白粉、过氧乙酸、新洁尔灭、高锰酸钾、甲醇等消毒剂按规定剂量使用均能迅速杀灭病毒。

4) 免疫 按照国家兽医行政部门的要求选择合法疫苗,并按程序进行免疫,科学地做好禽流感的免疫接种工作。预防H5亚型禽流感可选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或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H9N2Re-2株),也可选用新城疫、禽流感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株)用于肉鸡的免疫或与灭活苗配合用于蛋鸡及种鸡的免疫。

2. 鸡新城疫防治技术

1) 鉴别诊断 正确诊断最重要。由于新城疫与多种鸡的其他呼吸道疫病表现的临床症状相似,确诊必须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及其他实验室诊断。

2) 报告疫情 新城疫是一类动物疫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疫情进行严格处理。应做到及时上报、划定疫区,进行扑杀、封锁、隔离和消毒等严格的防疫措施。

3)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新城疫的有效手段,使用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按照疫苗规定的免疫程序和方法进行。

4) 消毒 新城疫病毒对化学消毒药物抵抗力不强,可使用次氯酸钠、漂白粉、甲醛、碘伏等进行消毒。按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和剂量应用,可在5~10min内杀灭病毒。

3. 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技术: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雏鸡发病较为严重。应用疫苗免疫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

1) 免疫接种 对肉鸡分别于7日龄和25~30日龄作2次活疫苗免疫。对蛋鸡,要在2次活疫苗免疫的基础上,于开产前再接种1次灭活疫苗。

2) 消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易被多种常用消毒剂杀灭,所以一般鸡舍消毒、鸡舍合理间隔,对防治本病有效。严防感染鸡进入健康鸡群。

4. 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技术:传染性法氏囊病是能引起鸡、鸭、鹅、驼鸟等禽类发病的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病,通过卫生消毒,科学使用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进行有效防控。

1) 消毒 由于本病毒耐热、耐紫外线,对多种消毒药有抵抗力,因此严格对禽场环境及雏鸡舍使用有效消毒药消毒十分重要。漂白粉、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甲醛都是有效的消毒剂。

2) 免疫接种 根据雏禽群传染性法氏囊病母源抗体的情况,使用安全性高的疫苗对雏禽使用活疫苗进行科学免疫,对种鸡群,在开产前要使用灭活疫苗免疫。

5. 马立克氏病防治技术:马立克氏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一种恶性肿瘤性传染病,雏鸡对本病病毒最易感,潜伏期多在3~10周,早期免疫、雏鸡舍的卫生消毒及雏鸡与成年鸡隔离饲养是防控本病的重要措施。

1) 鉴别诊断 正确诊断非常重要。由于马立克氏病与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禽白血病表现相似的临床症状,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2) 免疫接种 对1日龄雏鸡使用马立克氏病疫苗。一种是火鸡疱疹病毒冻干疫苗,另一种是冷冻活疫苗。后一种疫苗对马立克氏病的免疫保护效果较好。这两种疫苗都必须与配套的疫苗稀释液配合使用。应注意疫苗的贮藏、运输和使用。认真防治传染性法氏囊病、贫血因子病、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可提高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效力。

6. 禽沙门菌病防治技术:禽沙门菌病是由多种沙门菌引起的禽类的多种疾病,主要包括禽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一些沙门菌污染禽蛋后,存在蛋黄内,还可造成人患沙门菌病。鸡和火鸡是禽沙门菌主要的自然宿主。感染母禽终身带菌,感染种蛋是传播的主要途径。

1)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的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的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病原要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2) 防治 种禽群的净化和淘汰血清学检验阳性的鸡群,是防控本病的最有效措施。做好孵化场和种蛋的卫生消毒对防治本病有重要意义。

7. 鸭瘟防治技术: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鹅、天鹅等禽类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和流行,对鸭鹅养殖业危害严重。本病病毒对热及多种消毒药敏感,是一种易杀灭的病毒。

1) 第五百三十章免疫接种 对鸭鹅可接种鸭瘟活疫苗。肉鸭可于2~3周龄免疫1次。种鸭和蛋鸭在开产前23~24周龄加强免疫1次。鸭瘟疫苗对鹅只免疫时,应按5~10倍剂量进行免疫。

2) 第五百三十一章消毒 对放养鸭鹅的水域和禽舍,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可杀灭病毒。当发生鸭瘟时,应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扑杀并无害化处理病禽。

8. 小鹅瘟防治技术:本病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3~20日龄多发,传播快,死亡率可达100%。本病经消化道感染,并可通过种蛋传染给雏鹅。免疫母鹅所产后代能抵抗自然及人工感染。

1) 免疫接种 ①被动免疫:在本病流行的地区,鹅孵出后马上皮下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0.3~0.4mL。②主动免疫:在母鹅产蛋前5d左右,使用5倍剂量的小鹅瘟疫苗,经肌肉注射免疫,3~4个月后再用同剂量加强1次。

2) 消毒 由于小鹅瘟病毒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并主要经孵化室传染,因此在孵化种蛋前对孵化室进行甲醛熏蒸消毒十分重要。刚出壳的雏鹅严禁与污染的种蛋及种鹅接触,以防感染。

9. 鸡球虫病防治技术:鸡球虫病是养鸡业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暴发性流行。鸡球虫有很强的宿主特异性。所有日龄和品种的鸡对球虫均易感。一般暴发于3~6周龄的小鸡,但因感染种类不同,发病日龄也不同。

1) 诊断 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最终确诊需用显微镜检查粪便或肠黏膜刮取物,发现球虫卵囊、裂殖体或裂殖子即可确诊。

2) 防治 常用的治疗药物有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氯吡嗪(三字球虫粉)、磺胺喹恶啉、妥曲珠利等。预防用的抗球虫药物有球痢灵、尼卡巴嗪、氯苯胍、地克珠利、常山酮、拉沙洛菌素、那拉菌素、盐霉素、海南霉素、马杜拉霉素、莫能菌素等。在临床上使用时应轮换用药、穿梭用药、联合用药,以减缓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抗球虫效果。

目前,有多种球虫疫苗可预防本病。有①强毒疫苗:如Coccivac,Immucox。②弱毒活卵囊疫苗:如Paracox,Livacox。③母源免疫和传播阻断疫苗:如巨型艾美耳球虫的配子细胞疫苗。④具有对某种抗球虫药单一抗药性虫株的早熟致弱系疫苗;如VACM(R)及基因工程疫苗等。我国国产的球虫疫苗有:中国农业大学的Eimericox;华南农业大学的球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的Fivecox;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生产的疫苗等,均可不同程度预防鸡球虫病的发生。

10.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防治技术: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严格隔离、消毒及免疫接种是防止本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1) 消毒 病毒粒子对脂溶剂、热及各种消毒剂均敏感,3%的来苏儿或1%的碱液可在1min内灭活LTV,实验台的污染采用商品碘伏或含卤素的去污剂很容易消除。研究表明,5%过氧化氢微化喷雾熏蒸禽舍设备可以完全杀死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2) 免疫接种 目前预防和控制传染性喉气管炎暴发的疫苗主要是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弱毒疫苗,但不当的免疫方法会引起鸡群的强烈反应。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重组鸡痘病毒基因工程疫苗能弥补弱毒疫苗的不足,产生与弱毒疫苗相当的免疫效果。弱毒活疫苗一般采用点眼或滴鼻接种法,2月龄左右首免,此后每间隔4~6个月免疫1次;重组疫苗在4周龄时经翅内侧皮下注射,保护期可达5个月。

3) 鉴别诊断 易与本病混淆的疾病有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呼吸道支原体病等。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呼吸道支原体病的呼吸道症状不如传染性喉气管炎严重,呼吸道黏膜上见不到出血性变化,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等可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相区别,与有呼吸道症状、气管黏膜出血的非典型的新城疫不易区别,检查时要注意。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变主要局限于呼吸道,而非典型的新城疫的病变除呼吸道外,还可波及盲肠扁桃体、肠道淋巴结和泄殖腔黏膜等器官和组织,临床上很容易判别,另外也可通过病原分离做出确诊。

11.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防治技术: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炎症是由网状内皮组织增炎症病毒引起的一组禽类病理综合征。该病对火鸡、鸡和鸭危害较严重,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污染生物制品的报道屡见不鲜,导致了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大面积人工传播,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 诊断 由于鸡群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与鸡的马立克氏病或禽白血病等肿瘤性疾病以及其他的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极其相似,很难区别,给该病的临床确诊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必须通过病原学的实验室检测进行鉴定。

2) 防控 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的疫苗用于REV的防治。虽然国外曾采取了净化措施,但还没有像对ALV一样严格的法定措施。现在世界各国强调一定要防止弱毒疫苗中REV的污染,因此对提供生产疫苗用的SPF鸡胚有非常严格的净化标准。另外,REV与MDV、FPV等病毒的基因重组,也为养禽业带来了潜在的危害性,因此控制REV的感染不仅是与提高养禽业生产效益有关,而且对于防止或减少其他病毒的遗传变异、防治或减少新的病毒的出现也是极为重要的。预防和控制本病的最佳办法是彻底隔离或消除病鸡,保持鸡舍的环境卫生,对发病的鸡群可以给与足量的抗生素、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及含有氯化钾及代乳粉的饮水,能缓解病情和降低死亡率。

技术依托单位: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肉鸡疾病控制研究室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427号

邮政编码:150001

联系人:付朝阳  田国彬

联系电话:0451-82735887  18946066084

E-mail:cyf@hvri.ac.cn

网  址:http://www.hvri.ac.cn

2. 黑龙江省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243号

邮政编码:150069

联系人:孙 刚

联系电话:0451-86383567

E-mail:sungang2006@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