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牛羊
牛羊

2017年黑龙江省畜牧业主推技术 — 适度规模奶牛场标准化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17-08-21

技术概述:本技术适用于中小规模奶牛场(小区),推广应用规模标准标准化养殖技术,能更严格地实施《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生鲜乳生产过程中环境控制,饲料与饲养管理,繁殖与育种、疫病防治等技术环节。     

技术要点:

1. 选址

1) 原则: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等相结合。

2) 地势: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缓坡(北高南低),但总体平坦的地方;严禁建在低凹处、风口处。

3) 土壤:沙壤土最理想,沙土较适宜,黏土最不适。

4) 周边环境:与公路主干线距离不小于    500m,距居民点不小于1000m,位置在居民点下风处。远离其他畜禽养殖场,周围1500m以内外无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屠宰厂、医院、兽医院等。为方便生鲜乳运输,周边50㎞内最好有乳品加工厂。距离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2000m以上。周边饲料资源尤其是粗饲料资源丰富,且尽量避免周围有同等规模的饲养场。

2. 布局:奶牛场应依据功能合理分区,一般包括3~5个功能区,即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粪尿污水处理、病畜管理区。

1) 生活区。位置应在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距离生产区不小于100m

2) 管理区。距生产区不小于50m,包括与经营管理、产品加工销售有关的建筑物。

3) 生产区。位置应在场区的下风处,入口处设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生产区奶牛舍要合理布局,应满足分群饲养的要求,挤奶厅靠近泌乳牛舍,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以便防疫和防火。干草库应设在生产区下风口地势较高处。

4) 粪尿污水处理、病畜管理区。应建在生产区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100m以上的间距。粪尿污水处理、病牛隔离区应有单独通道,便于病牛隔离、消毒和污物处理。尸坑或焚尸炉距牛舍300m以上。

3. 牛舍

1) 类型:牛舍按开放程度分为全开放式牛舍、半开放式牛舍和全封闭式牛舍。①全开放式牛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适合我国中部和北方等气候干燥的地区。但因外围护结构开放,不利于人工气候调控,在炎热南方和寒冷北方不适合。②半开放式牛舍。适用区域广泛。三面有墙,向阳一面敞开,有顶棚,在敞开一侧设有围栏。南面的开敞部分在夏季、冬季可以遮拦,形成封闭状态。③全封闭式牛舍。主要采用人工光照、通风、气候调控,造价较高,适合南方炎热和北方寒冷区域。另外,牛舍按屋顶结构分为钟楼式、半钟楼式、双坡式和单坡式等;按奶牛在舍内的排列方式分为单列式、双列式、三列式或四列式等。

2) 牛床:应有1.0~1.5°的坡度,铺放一定厚度的垫料,可选择沙土、锯末、碎秸轩、橡胶垫层等。牛床应有足够的面积,便于奶牛正常的采食和休息,泌乳牛(l.65~1.85)m×(1.10~1.20)m,围产期牛(1.80~2.00)m×〈1.20~1.25)m,青年母牛(1.50~1.60)m×1.10m,育成牛(1.60~1.70)m×1.00m,犊牛1.20m×0.90m

3) 运动场:为加强奶牛运动,促进奶牛健康与高产,应配置足够面积的运动场:成年乳牛每头25~30㎡;青年牛每头20~25㎡;育成牛每头15~20㎡;犊牛每头10㎡。运动场按50~100头的规模用围栏分成小的区域。

4. 日粮配制

1) 饲料种类及储备量为确保奶牛获得充足、平衡的营养,奶牛场应依据饲养规模及各阶段奶牛需求量,储备充足的粗饲料(包括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草和秸秆等)和精饲料(指玉米等能量饲料、豆粕等蛋白类饲料及矿物质饲料和维生素等饲料添加剂)等。各阶段奶牛年头均主要饲料需求量见表2。


2) 日粮配制的原则 应按照《奶牛营养需要和饲料成分》的要求,结合奶牛群实际,科学设计日粮配方。日粮配制应精、粗料比例合理,营养全面,能够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

①优先保证粗饲料尤其是优质粗饲料的供给;产奶牛以日均采食15㎏以上玉米青贮、5㎏以上的干草(应优先选用苜宿、羊草和其他优质干草等)为宜。

②精、粗饲料搭配合理,营养平衡;日粮配合比例一般为粗饲料占45%~60%,精饲料占35%~50%,矿物质类饲料占3%~4%,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添加剂占1%,钙磷比为(1.5~2.0):1。

③提倡全混合日粮(TMR);根据奶牛营养需要,把粗饲料、精饲料及辅助饲料等按合理的比例及要求,利用专用饲料搅拌机械进行切割、搅拌,使之混合均匀。TMR的水分应控制在40%~50%。一是原料添加顺序。遵循先干后湿,先轻后重的原则,顺序为先干草,然后是青贮饲料,最后是精料补充料和湿糟类。二是搅拌时间。以最后一种饲料加入后搅拌5~8min为宜,原则是确保搅拌后TMR中至少有20%的干草长度大于4㎝。条件允许现搅现喂。三是效果评价。搅拌效果好的TMR表现为精、粗饲料混合均匀,松散不分离,色泽均匀,新鲜不发热、无异味,不结块。以奶牛不挑食为佳。

④奶牛养殖中禁止使用动物源性饲料。

5.加强饲养管理   

1) 犊牛的饲养管理(0~6月龄)

① 犊牛哺乳期(0~60日龄)

 一是接产。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内的黏液,确保呼吸畅通,擦干牛体。在距腹部6~8㎝处断脐,挤出脐内污物,并用5%的碘酒消毒,然后称重、佩戴耳标、照相、登记系谱、填写出生记录、放入犊牛栏。

 二是喂初乳。应在新生犊牛出生后1~2h内吃到初乳,每次饲喂量为2.0~2.5㎏,日喂2~3次,温度为(38土l)℃,连续5d,5d后逐渐过渡到饲喂常乳或犊牛代乳粉。

三是补饲。犊牛出生1周后可开始训练其采食固体饲料,促进瘤胃的发育。

四是去角和副乳头。15~30日龄,选择电烙铁或药物法去角。2~6周龄去副乳头,最好避开高温天气。先对副乳头周围清洗消毒,再轻拉副乳头,沿着基部剪除,用5%碘酒消毒。

五是管理。保持犊牛生活环境清洁、干燥、宽敞、阳光充足、冬暖夏凉。提供充足、新鲜、清洁卫生的饮水,冬季应饮温水。饲喂犊牛做到“五定”,即定质、定时、定量、定温、定人,每次喂完奶后给牛擦干嘴部。卫生应做到“四勤”,即勤打扫、勤换垫草、勤观察、勤消毒。

②犊牛断奶期(断奶~6月龄)

一是饲养。犊牛的营养来源主要是精饲料,随着月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优质粗饲料的喂量,选择优质干草、苜蓿供犊牛自由采食,4月龄前最好不喂青贮等发酵饲料。干物质采食量逐步达到每头每天4.5㎏,其中精料喂量为每头每天1.5~2.0㎏。犊牛断奶期日增重应不低于600g

二是管理。断奶后犊牛按月龄体重分群散放饲养,自由采食。应保证充足、新鲜、清洁卫生的饮水,冬季应饮温水。保持犊牛圈舍清洁卫生、干燥,定期消毒,预防疾病发生。

2)育成牛饲养管理(7~15月龄)

①饲养:日粮以粗饲料为主,每头每天饲喂精料2.0~2.5㎏,日粮蛋白质水平达到13%~14%;选用中等质量的干草,培养其耐粗饲性能,增进瘤胃消化粗饲料的能力。干物质采食量每头每天应逐步增加到8㎏,日增重不低于600g

②管理:适宜采取散放饲养、分群管理。保证充足新鲜的饲料和饮水,定期监测体尺、体重指标,及时调整日粮结构,以确保15月龄前达到配种体重(成年牛体重的70%),保持适宜体况。同时,注意观察发情,做好发情记录,以便适时配种。

3)青年牛饲养管理(初配~分娩前)

①饲养:青年牛的管理重点是在怀孕后期(预产期前2~3周),可采用干奶后期饲养方式,日粮干物质采食量每头每天10~11㎏,日粮粗蛋白含量为14%,混合精料每头每天3~5㎏左右。

②管理:采取散放饲养、自由采食。不喂变质霉变的饲料,冬季要防止牛在冰冻的地面或冰上滑倒,预防流产。依据膘情适当控制精料供给量,防止过肥,产前21d控制食盐喂量和多汁饲料的饲喂量,预防乳房水肿。

4)成母牛的饲养管理

①干奶期(干奶~产前15d):进入妊娠后期,一般在产犊前60d停止挤奶,这段时间称为干奶期。

一是饲养。干奶期奶牛的饲养根据具体体况而定,对于营养状况较差的高产母牛应提高营养水平,从而达到中上等膘情。日粮应以粗饲料为主,日粮干物质进食占体重的2.0%~2.5%,每千克干物质应含奶牛能量单位(NND)1.75,粗蛋白含量为12%~13%,精、粗料比30:70,精饲料每头每天2.5~3.0㎏。

二是管理。停奶前10天,应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确定乳房正常后方可停奶。做好保胎工作,禁止饲喂冰冻、腐败变质的饲草饲料,冬季饮水不宜过冷。

②围产期:围产期指母牛分娩前后各15d的一段时间。产前15d为围产前期,产后15d为围产后期。

一是围产前期饲养管理。日粮干物质占体重2.5%~3.0%,每千克饲料干物质含NND2.0,粗蛋白13%,钙0.4%,磷0.4%,精、粗料比为40:60,粗纤维不少于20%。参考喂量:混合料2~5㎏、青贮料15㎏、干草4㎏,补充微量元素及适量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E,并采用低钙饲养法。典型的低钙日粮一般是钙占日粮干物质的0.4%以下,钙、磷比例为1:1,减少产后瘫痪。但在产犊以后应迅速提高日粮中钙量,以满足产奶时的需要。
奶牛临产前15天转入产房。产房要保持安静,干净卫生。昼夜设专人值班。根据预产期做好产房、产间、助产器械工具的清洗消毒等准备工作。母牛产前应对其外生殖器和后躯消毒。通常情况下,让其自然分娩,如需助产时,要严格消毒手臂和器械。

二是围产后期饲养管理。产后粗饲料以优质干草为主,自由采食。精料换成泌乳料,视食欲状况和乳房消肿程度逐渐增加饲喂量。每千克日粮干物质含钙0.6%,磷0.3%,精、粗料比为40:60,粗蛋白提高到17%,NND为2.2,粗纤维含量不少于18%。
母牛产后,通常第1天每次只挤奶2㎏左右,第2天每次挤奶1/3,第3天挤奶1/2,第4天才可将奶挤尽。分娩后乳房水肿严重,要加强乳房的热敷和按摩,每次挤奶热敷按摩5~10min,促进乳房消肿。

③泌乳早期(产后16~100d,也称泌乳盛期)。

一是饲养。干物质采食量由占体重的2.5%~3.0%逐渐增加到3.5%以上,粗蛋白水平16%~18%,NND2.3,钙0.7%,磷0.45%。加大饲料投喂,奶料比为2.5:1。提供优质干草,保证高产奶牛每天3㎏羊草,2㎏苜蓿草的饲喂量。

二是管理。应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有条件的牛场和奶农最好采用TMR饲养,如果没有TMR搅拌车,可以利用人工TMR。搞好产后发情检测,及时配种。

④泌乳中期(指产后l01~200d)。

一是饲养。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3.0%~3.2%,NND2.1~2.2,粗蛋白14%,粗纤维不少于17%,钙0.65%,磷0.35%,精、粗料比为40:60。

二是管理。此阶段产奶量渐减(月下降幅度5%~7%),精料可相应逐渐减少,尽量延长奶牛的泌乳高峰。此阶段为奶牛能量正平衡,奶牛体况恢复,日增重为0.25~0.50㎏。

⑤泌乳后期(产后201d~停奶阶段)。

一是饲养。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的3.0%左右,NND2.0,粗蛋白质水平13%,粗纤维不少于20%,钙0.55%,磷0.35%,精、粗料比以30:70为宜。调控好精料比例,防止奶牛过肥。

 二是管理。该阶段应以恢复牛只体况为主,加强管理,预防流产。做好停奶准备工作,为下一个泌乳期打好基础。

6.选育与繁殖

1)选育

①母牛选留要求:一是母犊牛。初生重应达到品种标准要求,荷斯坦奶牛适宜初生重在40㎏以上;身体健康,发育正常,无任何生理缺陷,三代系谱清楚且无明显缺陷。二是后备牛。根据母牛的体尺、体重、生长发育和系谱资料进行选留和淘汰。主要指标包括6月龄、第1次配种(15~18月龄)的体尺、体重。各项指标须达到品种标准。

②冻精选择:一是种公牛,提倡选用优秀种公牛,最好选择有后裔测定成绩的公牛。二是细管冻精,细管冷冻精液应符合《牛冷冻精液》标准(GB4143—2008),标注生产种公牛站名称或代码、种公牛号和生产日期等内容。

2)繁殖:配种员要定时观察母牛发情情况,并及时进行配种。对发情异常与久配不孕的母牛进行直肠检查,及时对症治疗。加强产后监护,包括产道损伤、胎衣排出、产后瘫痪、恶露排出和炎症检查等。

7.卫生防疫与保健

1)防疫总则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净化奶牛主要动物疫病,防止疾病的传入或发生,控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

2)防疫措施 ①奶牛场应建立出入登记制度,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②职工进入生产区,穿戴工作服,经过消毒间洗手消毒后方可入场。③奶牛场员工每年必须进行1次健康检查,如患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在场外治疗,痊愈后方可上岗。④新员工必须持有当地相关部门颁发的健康证方可上岗。⑤奶牛场不得饲养其他畜禽,特殊情况需要养狗,应加强管理,并实施防疫和驱虫处理,禁止将畜禽及其产品带入场区。⑥定点堆放牛粪,定期喷洒杀虫剂,防止蚊蝇滋生。⑦污水、粪尿、死亡牛只及产品,应作无害化处理,并做好器具和环境等的清洁消毒工作。⑧当奶牛发生疑似传染病或附近牧场出现烈性传染病时,应立即按规定采取隔离封锁和其他应急防控措施。

3)消毒 应选择国家批准的对人、奶牛和环境安全没有危害以及在牛体内不产生有害累积的消毒剂。可采用喷雾消毒、浸液消毒、紫外线消毒、喷洒消毒、热水消毒等。消毒范围涉及养殖场(小区)的环境、牛舍、用具、外来人员、生产环节(挤奶、助产、配种、注射治疗及任何与奶牛进行接触)的器具和人员等。

4)免疫 奶牛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强制免疫病种和有选择的疫病进行预防接种、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必须经国家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5)检测及净化 奶牛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对结核、布鲁氏菌病等动物传染性疾病进行定期检测及净化。

6)奶牛保健 

①乳房卫生保健:应经常保持乳房清洁,注意清除损伤乳房的隐患。挤奶时清洗乳房的水和毛巾必须清洁,建议水中加0.03%漂白粉或3%~4%的次氯酸钠等进行消毒。

②蹄部卫生保健:保持牛蹄清洁,清除趾间污物并用水清洗。坚持定期消毒,夏、秋季每隔5~7d消毒1次,冬天可适当延长间隔。每年对全群牛只肢蹄检查1次,春季或秋季对蹄变形者统一修整,对患蹄病牛应及时治疗。坚持供应平衡日粮,以防蹄叶炎发生。

③营养代谢病监控,高产牛在停奶时和产前10d左右作血样抽样检查,测定有关生理指标。应定期监测酮体,产前l周,产后1个月内每隔l~2d监测1次,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加强临产牛监护,对高产、体弱、食欲不振的牛在产前l周可适当补充20%葡萄糖酸钙1~3次,增加抵抗力。每年随机抽检30~50头高产牛作血钙、血磷监测。

7)兽药使用准则 禁止使用国家明文禁用的兽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禁止使用禁用于泌乳期动物的兽药种类;禁止使用未经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品。严格按照兽药管理法规、规范和质量标准使用兽药,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预防、治疗奶牛疾病的药品要有兽医处方,并保留备查。

8)消毒、免疫与用药记录 建立并保存奶牛的免疫程序记录;建立并保存患病奶牛的治疗记录和用药记录。治疗记录应包括:患病奶牛的畜号或其他标志、发病时间及症状。用药记录应包括:药物通用名称、商品名称、生产厂家、产品批号、有效成分、含量规格、使用剂量、疗程、治疗时间、用药人员签名等。

8.记录与档案管理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畜禽标识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和《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建立生鲜牛乳生产收购等相关记录制度,配备专门或兼职的记录员,并逐步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主要记录包括:

1)育种与繁殖记录:奶牛谱系记录、奶牛配种日志、奶牛繁殖和产犊记录。

2)奶牛进出场记录,奶牛死亡、淘汰、出售记录和牛群异动台账。

3)饲料、兽药使用记录,饲草料入库和使用记录、奶牛疾病和处方记录、兽药使用和休药期记录。

4)卫生防疫与保健记录,奶牛检测和疫苗注射记录、隐性乳房炎监测记录、奶牛产后监控卡、牛场消毒记录。⑤生鲜牛乳生产和收购记录:挤奶设备保养维修记录、生鲜牛乳生产记录、生鲜牛乳检测记录、生鲜牛乳贮存记录和挤奶、贮存、运输等设施设备清洗消毒记录及生鲜牛乳运输与销售记录。

技术依托单位:

1.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

3.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