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省内要闻
省内要闻

“十一五”我省畜牧产业和产品安全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发布时间:2011-01-07

 

    “十一五”期间,我省始终紧紧把握产业发展与产业安全这两根主线,把疫病防控及投入品质量监管放在突出位置,并投入优势资源予以支持,保障了畜牧业产业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畜牧业产业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在疫病防控上,我省全面加大疫病防控力度,每年在全省开展强制免疫会战,确保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在100%,做到动物防疫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严防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并通过实施“集中免疫行动”、“疫情监测行动”、“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养殖行为行动”和“强化检疫监管行动”等措施,达到了强化养殖场(户)的疫病防控措施、规范动物防疫和检疫监督行为、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发生的目标。
    特别是在防治高致病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工作中,坚持统一实施2-3次强制免疫会战,严格做到“五统一”和“五不漏”,确保强制免疫取得实效。同时严格检疫监督工作,严防疫源传入传出;坚持定期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的疫情监测和免疫监测工作,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未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省份之一,并连续七年保持了牲畜口蹄疫疫情稳定,猪链球菌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无疫情。在邻国和周边省区疫情频发的情况下,产业和产品安全水平始终位居全国前列,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
    保护草原植被,开展休牧禁牧,加快了我省畜牧舍饲养殖步伐,也为实现畜牧业饲养标准化、畜牧业产品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省积极开展休牧禁牧工作,保护草原植被,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目前,全省禁牧面积已达2850万亩。禁牧后的草原植被状况明显好转,优良牧草增多,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草层高度由25公分提高到40公分,平均提高了15公分以上;牧草亩产量由50公斤提高到80公斤,产草量提高60%,草原碱斑面积减少70%以上。同时,建植优良牧草种子生产田6.9万亩,目前年可生产牧草种子112万公斤左右,缓解了省内优良牧草种子短缺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减少草原火灾损失,5年来,我省一直努力强化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省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覆盖率占全省83个市县的12.05%,占全省26个草原防火重点市、县的38.5%,基本辐射了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的大部分地区,明显提高了这些地区草原火灾的预防扑救能力。使全省草原火灾发生次数、过火面积和经济损失都呈逐年下降趋势,全面实现了杜绝重、特大火灾,防止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年草原受害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0.4%的目标。并依法查处打击破坏草原的违法案件。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共立案查处破坏草原的违法案件3896起,保护草原植被30万亩。
    与此同时,我省不断强化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和专项整治,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我省从未发生过非法添加苏丹红、瘦肉精、孔雀绿等畜产品安全事件;在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中,龙江绿色、优质的乳制品更是得到了全国消费者的认可。在全国普遍爆发动物疫病的时期,为全国提供了大量安全畜产品,不但打响“龙猪”、“龙奶”、“龙蛋”等地方性品牌,还逐渐被认可为我国未来的绿色动物源性食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