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省内要闻
省内要闻

黑龙江:促进高品质猪肉生产谋划建设新型供应链

发布时间:2018-11-20

   黑龙江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地处世界公认的黄金玉米种植带,土壤、水、空气、光照等生态条件优良,具有独特的生猪产业发展优势,是我国生猪产品重要商品基地。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把绿色食品产业打造成为全省第一大产业目标,制定了《全省加快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实施方案》,重点发展乳品、肉类等十大主导产业,畜产品精深加工前景十分广阔。2017年,全省肉产量259万吨,居全国第15位。今年10月以来,黑龙江省按照国家“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的要求,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加快肉品供应链调整和重构,积极谋划完善新型猪肉供给体系。
 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切实提高生物安全水平黑龙江省根据我国生猪生产布局的变化,不断扩大生猪养殖产能,2017年全省生猪出栏2090万头,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实施龙头牵动战略,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国内生猪产业前10强企业均在黑龙江布局,广东温氏、河南牧原等20家企业集团计划未来5年投资超过800亿元。继续实施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支持中小养殖场户上规模、树品牌,哈尔滨玉泉山养殖有限公司的民猪优异种质特性遗传机制、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在推进养殖的同时,坚持养殖必治污、以治污促养殖,坚持养殖必防疫、以防疫保养殖,全面落实养殖场户防疫主体责任,升级改造防疫设施,健全防疫制度,严格各项疫病防控措施,切实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严格生猪屠宰监管,保证肉品质量安全
 新时代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正从“吃好、吃饱”向“安全、健康”转变,黑龙江省按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肉品质量安全要求。各级监管部门根据法定职责,不断加强生猪屠宰监管工作,严格执行日常检查、重点排查、随机抽查等各项监管制度,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生猪入厂(场)查验登记、“瘦肉精”自检、肉品品质检验、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生猪产品出厂(场)等环节记录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做到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追究。深入推进生猪屠宰标准化创建,引导企业错位协作(建立共有品牌,符合一定条件的屠宰企业形成资源共享)、改建并重。在哈尔滨巴彦万润试点基础上,今年黑龙江省20家规模屠宰企业基本达到农业农村部“六化”要求,初步确定5家企业申请国家级示范厂。在巩固近年来专项整治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将“扫雷行动”的工作部署,列入全省食品安全绩效考核任务和2018年秋防重点工作。创新性开展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督检测工作,采取毛发与尿液、血液检测相结合的检测方法,用更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按照双随机原则,对全省屠宰企业进行监督抽检。今年农业农村部两次对黑龙江省屠宰环节“瘦肉精”等风险监测,和全省15次屠宰环节肉品质量安全飞行检查,没有发现重大肉品质量安全问题,全省肉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2018年全省畜禽屠宰监管部门检查企业1020家次,依法取缔私屠滥宰注水窝点29处、不符合法定设立条件的畜禽屠宰场点49家。目前,全省生猪屠宰企业共计553家,较去年同期比较减少6%,屠宰生猪能力7000万头。全省大中小屠宰企业屠宰生猪数量比例约为2∶2∶1。
 积极扩大高品质猪肉供给,养殖屠宰共享价值收益我国猪肉供需市场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农业农村部提出推动主销区与主产区有效衔接,加快调整重构肉品供应链,建立完善畜禽产品跨区域流通体系和新型肉品供给体系,确保肉品供给充足。今年10月,省农业农村厅在组建之初,就召开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具备能力的屠宰企业加大生猪屠宰和猪肉储备力度,推进生猪产品精细化加工。及时启动省内双向确认、点对点调运措施,有效解决前一段时间部分养殖场户生猪压栏、屠宰企业屠宰量减少、生猪价格波动等情况。今年11月,黑龙江省赴广东推进与广东省生猪产品产销对接工作。洽谈期间双方企业对生猪产品购销及有关事项形成共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年供黑猪分割肉400吨、副产200吨。近日对全省26个畜牧(生猪)调出大县的部分生猪养殖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猪肉批发商的专项调查显示,屠宰加工企业屠宰量与往年基本持平略高,库存比较充足,周转较快,预计元旦春节市场肉食供应充足。
 黑龙江将继续加快生猪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提档升级,延伸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增强抵御疫情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深入推进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培育壮大自有屠宰品牌,打造“黑龙江省高质量安全猪肉供应联盟”,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标准,规范生猪养殖、屠宰加工、检疫检验、流通追溯等环节内容,按标准生产和供应高品质安全猪肉,探索生猪产品产销对接渠道,促进生猪产品走出去,打响打亮品牌。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