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出栏生猪120头,净收入12万元。柴河局二道林场养殖户张振湖,点着一张张百元钞票,脸上露出喜滋滋的笑容。他用10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从下岗职工到养殖大户的华丽转身,圆了心中的创业梦想。
1993年下岗后,一直靠工资生活的张振湖曾十分迷茫。钱该怎么挣,路该怎么走,徘徊在进退两难境地的他,开始寻找创业门路。在林场的引导和扶持下,张振湖在当地开了第一家日用品食杂店,经过苦心经营,家里的生活一天天好转,也有了部分积蓄。
心里有了底,张振湖开始琢磨更好的致富项目。2001年,生猪价格特好,一头生猪可净赚200多元,获此信息,张振湖下定决心靠养猪走上致富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名普通下岗职工,缺少养猪方面的资金、经验和技术,真正做起来,其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需要资金,向亲朋好友借,跑破断了腿,磨破了嘴;需要经验,要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他时常和猪睡在一起,细心观察猪的生长发育规律,了解猪的生活习性,掌握猪的生长特点。他还定期参加林业局举办的多种经营培训班,买来大量养猪技术方面的书籍、光碟,边学习边实践,虚心向养猪专业技术员和养猪能手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对猪生长习性的观察和分析,对猪舍和产床的改造,他找到了提高生猪繁殖和生长的窍门,实现了自繁、自养、自销,走上了科学养猪之路。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生猪行情变化快,许多养猪户一遇市场价格变动就开始宰杀母猪,聪明的张振湖却反其道而为之。“这好比炒股,生猪价格下跌后势必有回升的时候。”2002年,他以每头200多元价格购来了30头母猪。饲养一年,生猪价格又上涨,2002年他养猪净赚三万多元。
在饲料猪肉独揽市场的当下,张振湖的养猪场选择了生态养殖“笨猪”的项目,他家养殖的“笨猪”猪龄不足一年绝不出售,猪不喂饲料,喂的都是自己地里种的粮食,延长猪的生长周期,这样养的猪健康,肉质好,口感好。虽说农家地里庄稼喂养的笨猪肉很受市场的青睐,但是,要想干出名堂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成品牌,就要有规模。带着这样的想法,张振湖对养猪厂进行了扩建,将最初只养十几头猪的小猪圈,扩建成500平方米的大猪舍,引进了现代化的养猪设备。并在林业局的大力扶持下,逐年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养殖数量。如今,张振湖和儿子一起将养猪厂经营的红红火火,年存栏120头。2015年,出栏生猪120头,净收入12万元。
张振湖还响应林场大力发展黑木耳种植业的号召,每年都种植地栽木耳2万袋。食杂店、地摆木耳和生猪养殖三项产业,年收入可达16万元,张振湖也为林场名副其实的自营经济大户。
正是靠着一股钻劲,一种韧劲,一份热情,张振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养猪能手,“干事业要有恒心、决心,更要有信心。”张振湖念着这句口头禅,走过了十年创业路,一路有荆棘有坎坷,有汗水有泪水,更有激情有快乐。他靠自己的辛劳和智慧证明了实力,用实践改变了人们对于养猪产业传统、落后的旧观念,拉动了林场养猪业的发展,带领林场职工群众一同走上了致富路。
(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