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国内要闻
国内要闻

丰都:肉牛产业“点石成金”

发布时间:2011-10-12

 

        丰都肉牛产业最近喜事不断!先是国内最大、最先进的肉牛交易中心在丰都开市,接着又迎来了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全国“牛”人共同为丰都牛业发展出谋划策。会上,丰都更是提出了要做“南方肉牛产业之乡”的响亮口号,着实让人振奋。

  事实上,丰都肉牛产业几乎是“平地而起”的,就在3年前,它还近乎一片空白,而今肉牛存栏却达到了28.5万头,成为西南肉牛产业第一县和全国肉牛产业大县。

  是什么样的发展策略,让丰都肉牛产业迅速“点石成金”?

 
 起航 政府强力推动

  3年前,丰都面临的困难很大,其中,产业空虚尤为突出,特别是三峡移民迁建结束后,如何安稳移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面临的最大难题。

  “丰都位于长江边,水源不愁,而且牧草、秸秆资源丰富,散户养牛较为普遍,比较适合发展肉牛产业。”丰都县县长黄长武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丰都迅速确定了肉牛产业的骨干地位。

  2008年底,丰都制订了“加快肉牛产业发展,打造中国肉牛之乡”的宏伟目标,并随之建立了“政府领导、部门牵头、各方联动、全民参与”的肉牛产业发展机制。同时,落实考核督导机制,凡与肉牛有关的,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

  肉牛产业风险较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这对于财政并不富裕的丰都而言,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难题。为此,丰都创新性地提出,通过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在县财政每年扶持3000万元资金基础上,整合畜牧、科技、移民、扶贫等项目资金每年达1.3亿元,一举带动了每年8.5亿元的民间资本投入。此外,市农商行也专项提供肉牛产业贷款授信5亿元。

  2010年,乘着“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的东风,丰都又将肉牛产业纳入全县农户万元增收主导产业来抓,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

  发展 抓住关键环节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王雅春曾对我市肉牛产业的发展作过如下评价:“这几年,重庆着重抓了育种、规模养殖、防疫和销售,这4点,恰恰是农民根本没有办法、企业家一时解决不了的难题。”

  在发展肉牛产业中,丰都抓住了其中的关键环节。

  “首先,我们着重抓了壮大母牛群体的工作。”黄长武说,丰都在全县布局打造10个万头养殖基地乡镇、50个千头养殖村、200个百头养殖社以及5000个十头养殖户。今年,还整合移民、农户万元增收、扶贫资金4500万元,采取建圈舍、购牛源等补助形式,集中扶持3万户能繁母牛养殖户。

  其次是优化草畜配套。业内人士介绍,野草和秸秆对于肉牛生长而言,营养成分明显不足,因而要打造肉牛产业链,种草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此,丰都有自己的规划——为让养殖企业与大户规模种草,丰都实行了草种免费、规模种草补贴等扶持政策,努力降低饲草种植成本。目前,该县牧草、青贮玉米等饲草种植面积达5.3万亩。深度开发秸秆资源,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年处理利用秸秆达12万吨,并充分利用饼粕、糠麸、糟渣等多类副产物,补充草料不足。

  此外,丰都借鉴能繁母猪保险模式,实施了肉牛专项保险险种。县财政首期注资5000万元成立国有担保公司,对贷款养牛实施担保和贴息,对参保农户给予70%的保费补贴,对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费免疫,大大降低了产业发展风险,解除了农民养牛的后顾之忧,调动了农户养牛积极性。

  正是这样的扶持政策,让丰都在全国母牛基数下降的背景下,能繁母牛存栏量由2008年的7万头增长至目前的11.5万头,有效巩固了肉牛产业发展基础。

 
 飞跃 群众普遍受益

  丰都素有养殖黄牛的传统,但如何让农民改变传统的养殖方法,政府相关部门却颇费了一番心思。

  “我们推行了‘春天赊牛、秋冬还账,赊瘦还肥、赊小还大’的肉牛托养模式和‘企业购牛、农户领养、回收犊牛、母牛归户’的母牛领养模式。”丰都县畜牧局局长吴东平表示,这样一来,缺乏启动资金的农户,“零投入”即可实现“万元增收”。

  “去年,我领养了8头肉牛,增收1.6万多元。”丰都县暨龙镇旺龙村二社农民程培国高兴地对记者说,自己没有投入就实现了增收,天下真有这样的好事。

  在丰都,农户养牛可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农村居民房屋产权“三权”抵押小额贷款,并由国有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财政全额贴息两年。如此优惠政策,激励了农户纷纷养殖肉牛。丰都县借机鼓励广大农户通过土地、资金、劳务等方式入股,组建新型股份合作组织,让他们依托肉牛产业逐渐转变成产业工人。仅仅3年,丰都就组建肉牛专业合作社27家,1.2万农户参加合作社,8万多农户参与到肉牛产业发展中,占全县农户的45%。

  不仅如此,丰都还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全县约9万群众开展人工种草和为肉牛产业配套回收秸秆、稻草等农副产品,15万人为肉牛产业配套生产有机肥、果菜和从事餐饮、物流等服务,越来越多的群众在肉牛产业发展中增收致富。

  “我们要成为‘南方肉牛之乡’的目标绝不是大话空话。”黄长武说,刚刚建成的“中国南方肉牛交易中心”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规划,交易中心可进行实物交易和电子平台交易,预计每年交易的肉牛数量将达到20万头,并实现带动周边、辐射西南、影响全国的目标。

  这样一个市场“巨无霸”,最终将帮助丰都实现产业规模、科技贡献率、产业化体系示范带动作用等几个“南方第一”,成为当之无愧的“南方肉牛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