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猪周期”,早已成为一个市场魔咒。而一位普通农民,20个春秋,为何总能摆脱它的困扰,始终“握好市场的手”?从张斌的故事中,广大养猪户会品味到什么呢?
采访张斌,实属偶然。记者日前与盐城市盐都区农委副主任沈德志一道吃饭,提起猪价,他忽发感慨:我很佩服一个农民,他养了几十年猪,对猪的了解那真是没得说,猪养得好,钱赚得多,对市场的判断更是出神入化……记者听得着迷,当即决定直奔盐都区最偏远的大纵湖镇晨阳村,去见识这位神乎其技的农民猪倌张斌。
下午两点正是烈日当头。听到汽车喇叭声,晨阳北猪场的大门徐徐打开,一个瘦瘦小小、身着工作服的中年男子出现在记者眼前。走进简陋的猪舍小屋,他开口介绍的第一句话,便将记者彻底震住:“我1991年开始养猪,从两头猪到现在3000多头,不管行情如何,反正从没亏过钱。”
养猪20年,从未亏过钱?这20年中,中国猪市经历过多少次“过山车”式的大涨大跌!张斌娓娓道出了他的养猪不败故事——
“我1986年高考落榜回村。家庭条件差,想尽快找事做,赚点钱。”开始没本钱,张斌养了几年鸡。直到有一天,一则广告改变了他的选择和命运。
那是广东“快速育肥”广告,让他忽然对养猪产生了兴趣。1991年,张斌跟人借了几十元钱,抱回两只小猪仔,3个月后,肥猪出售,一笔赚了200元。
这着实令张斌兴奋。他由此简单推算:“如果养100头,不就成了万元户?”万元户,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农村,那可了不得,现在竟然变得自己也可以触摸,这让年轻的张斌激动不已。他把养猪当成自己未圆的大学梦一样,尽心尽力去奋斗。
“跟着感觉走,不如跟着书本学。”张斌养猪,与一般农民不一样。他爱动脑、爱学习,购买了大量与养猪相关的科技书籍,很快摸索出猪饲料自配、猪病诊治、杂交繁育等多种养猪“技艺”。而他敏锐的市场信息把握能力,更是助他屡获佳绩。
一年后,张斌的年收入成功突破一万元。但很快发现,卖猪仔比卖肥猪更赚钱,于是果断决定养殖能繁母猪。慢慢地“滚雪球”,张斌的猪越养越多,钱也越赚越多。
1994年,张斌迎来自己养猪生涯中第一轮“疯狂猪市”。“最高峰时,小猪仔卖到6元一斤,而当时的大麦饲料每斤才卖一角七,一只猪仔卖到过三四百元!”到1996年,张斌手头上已经有了十几万,便租下村里11亩地,新修了猪场,当年养了60多头猪。
到了1998年元月,张斌正准备卖猪时,行情大转、猪价大跌。“小猪仔市场价只剩8角一斤,而自制的饲料成本就要9角。”这时,因张斌的猪在市场上口碑较好,有人出价1块4一斤购买。卖还是不卖?张斌犹豫了一下决定:不卖!“我分析,当年小猪仔跌价是市场上猪仔太多了,但当时肥猪价格还卖到两块多一斤,我就想继续养3个月,长成肥猪肯定有得赚。”3个月后,张斌的肥猪以每斤2.9元出栏,一头猪仍然赚了百十块钱。
在市场的跌打滚爬中,张斌养猪也越养越精。1998年,他开始研究起品种改良。“我当年养的猪品种叫‘土二元’,同时自己试验杂交繁育了几头‘土三元’。没想到,市场上小刀手愿意一斤多出5角要我的‘土三元’。”此后,张斌将自己养的猪全部换成了屠宰率高、瘦肉率高的“土三元”。而他自己培育的“土三元能繁母猪”,也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四邻八乡的人来抢购。他不无得意地说:“这种母猪,我前后卖了上千只,着实赚了不少钱。”
2004年,猪价再现高峰,张斌自言“赚得不轻”。当年肥猪价达到5元多一斤,而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仅有几角钱。这一年,张斌净赚47万元。到2007年,张斌再次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南猪场,年出栏2000头肥猪。而当年及2008年,又逢猪市好年景,肥猪出栏价达到9元/斤,结果,“两年时间,投资就全部收回了。”
到了去年2月,全国猪市突现低迷行情,猪价一路跌到5元左右,而张斌的猪场仍然还有利润,“我们防疫防病有一套,猪育成率达到97%,而育成率如果能达到60%,养猪就不会亏本了。”即使在这样不景气的行情下,仅是南猪场,上半年仍然赚了二三十万。
2010年7月开始,全国猪市开始进入新一轮涨价周期。肥猪价从7元、8元,涨到目前的10.3元一斤。现在,张斌并不急着出售存栏的3000头肥猪。“这么高的价,为什么还不卖?”“最近天气热,小猪场设施差,耐不了高温,急着出栏,猪价会受到一定影响。我准备等到立秋出栏——那时候,一般老百姓家的大猪卖掉了,小猪还舍不得卖,我的猪肯定好卖,起码10.5元一斤。”
回顾20载养猪生涯,张斌最自得的是:“每次我扩大规模之后,都能赚大钱。”他说,2006年跟村里要地建南猪场时,其实已经预测到此后两年猪价会高;而早在去年,他就估计今年的猪价肯定要升到10元以上,因此果断增栏。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上收母猪的信息,二是卖仔猪的信息。“母猪收得多,说明养殖户不想繁育小猪了;仔猪卖得少,说明大家不想养肥猪了。两则情形如果碰到一起,可以判断养猪的肯定少,来年猪价自然高。”
“猪周期”,早已成为一个市场魔咒。而一位普通农民,20个春秋,为何总能摆脱它的困扰,始终“握好市场的手”?从张斌的故事中,广大养猪户可以品味一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