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肉类熟食制品价格比以前又贵了。
南京金陵大肉包比以前又贵了5角,现在涨到3.5元。北京稻香村,这家老字号熟食品店也不堪忍受猪肉涨价的压力,其“稻香村天福号酱肘子”近期每斤涨了10元。连锁快餐企业也不例外,真功夫从7月22日起,也开始涨价,每份套餐平均比以前涨了1块钱。之前,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店已经启动涨价步伐。但凡与“肉”相关的食品企业,纷纷上调零售价格。
猪肉涨价,将会带来原材料的波动,这一波动,将会影响到猪饲料,也就是玉米和豆粕的价格。
猪肉可以看作是产业链的中端。产业链下游,是猪肉零售制品。由于猪肉涨价这一成本推动,拉动终端零售肉制品的价格上涨。而在猪肉产业链上游,上涨的肉价传导到上游,养猪户看到有钱可赚,就会引发新一轮养猪热,猪饲料价格也会因为需求的增大而出现波动。
猪饲料主要是指豆粕和玉米,这两种农产品的价格会因为猪肉价格的上涨而出现上涨。饲料等原材料上涨,推高猪价,高企的猪价又拉动了原材料的价格,这是一个循环。“相对而言,消费或是需求对于原材料价格的推动作用更大些。”南证期货研发部总经理陈钟说。
但复杂的是,这两种农产品的价格同时又受到天气的影响,如果需求旺盛,天气不利,那么一波上涨行情必将拉开,如果天气利好收成,那么,价格上涨将会受限。
猪肉涨价的“蛛网效应”
从养殖户意识到养猪有利润可图开始,到多养母猪扩大再生产,再到多养的育肥猪出栏,前后至少需要17个月左右的时间。
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行情好时,养殖户会选择多养母猪以扩大产量,一窝蜂地补栏;但从母猪育种到育肥猪出栏量扩大时,市场已近饱和,猪肉价格开始或者已经下跌。猪肉价格下跌又迫使养殖户削减母猪以减少产量;而当生猪生产产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将再次引起猪肉价格上涨。
这就是养猪行为中的“蛛网效应”。
养猪户的行为导致了市场的自发性与滞后性,去年的价格用来指导今年的生产。这使得猪肉价格在上涨之后总是会下跌,下跌之后总是会上涨,形成一定的“周期循环”。
因为猪成长的周期性,所以猪饲料的价格与猪肉价格在这个循环中形成反比。这个反比可用“猪粮比”这一比值体现,“猪粮比”是指生猪出场价与玉米批发价之间的比值关系,这一衡量标准反映了猪肉价格与成本(主要是指玉米)之间的比值,若猪粮比价持续过低,说明猪价下跌,养猪不赚钱。养猪的利润被玉米等粮食成本摊薄。
猪肉价格上涨,意味着供求的减少,猪的供给就是“出栏量”,肉价上涨说明出栏量的减少,出栏量的减少意味着存栏量的减少,这意味着猪的数量偏少,猪饲料因为没有需求支撑,所以价格偏低。而根据“蛛网理论”,2010年上半年大量减少母猪产量的效应在今年开始显现,今年猪价上涨,养猪数量上升,出栏量和存栏量增加,出于需求的支撑,随着仔猪逐渐长大,猪肉饲料价格会上涨。
以去年6月为例,2010年上半年猪肉“产能过剩”,猪肉价格大跌。“猪粮比”已经跌至4.8:1,而根据我国生猪生产达到基本盈亏点的猪粮比价大约为6:1,低于这个标准,意味着养猪的效益被粮食的成本稀释。事实的确如此,当时的玉米,从每吨1460元,涨到每吨2100元。今年6月份,由于2010年上半年过度淘汰母猪和种猪,导致供求减少,猪肉价格上涨,山东猪价连续4周创新高,猪粮比价首次破8。
大豆玉米价格看八九月
整个生猪市场是三年一个周期,根据上述的“蛛网效应”,当猪肉价格高企,会吸引农户加大养殖力度,这样在12个月以后猪肉供给量会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供给增多,从而导致生猪价格下滑。而生猪价格的下滑又将直接影响到猪粮比,当猪粮比稳定在6:1以下,也就意味着养猪的利润减少,那么,农户养殖意愿会减弱,甚至由于养猪亏本一些农户开始杀能繁母猪(能繁母猪是可以正常繁殖的母猪,包括生产母猪和后备母猪),比如2010年上半年出现的情况。
能繁母猪的减少,将慢慢反映到供需平衡上,生猪价格又会开启另一轮牛市。
猪价牛市的开始,也是玉米豆粕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动因之一,一般玉米豆粕的价格上涨会在小猪立秋之后,长成中猪,此刻对于饲料的需求开始旺盛,一般来说,饲料的高点出现在猪肉价格高点的2~5个月之后。
因此,随着猪肉价格的进一步上扬,冬季尤其是春节前后对于猪、家禽等的需求量比较大,而养殖者会加大供给,饲料需求也会随之提升。
每年四季度都是一年的猪肉消费旺季,这个时候,收到需求的拉动,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将受到支撑。“预计今年下半年,玉米、豆粕等大宗原材料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弘业期货研究所玉米分析师陈玲说。
但同时,道通期货研究所所长范适安也提醒,除了供需之外,天气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大豆的主产区是在美国,所以还需要关注美国下半年的天气情况,如果天气出现恶劣状况,不利于大豆的收成,而国内由于供求的拉动,那么预计,豆粕需求将会逐步旺盛,豆粕价格将得到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