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国内要闻
国内要闻

应对猪肉涨价别走行政干预老路

发布时间:2011-06-21

 

  近期以来,猪肉价格在农产品价格普遍低迷的情况下逆市上涨。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创200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随着猪价的不断走高,全国多个省份的生猪产区开始出现“抢猪”现象。

  在全球经济复苏陷入困境的局面下,猪坚强显示出强有力的上升动力,既有市场供需之间的巨大缺口,这是当前猪肉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推力。可以看到,当前我国对于农产品生产的资本进入方面,尤其是生猪饲养上由于此前大量国际投行资本的进入,使得当前呈现出典型的国际投行们所谓的生猪期货状态。实际上,从我国的农产品生产的现实情况来看,能够对这些金融资本造成影响,并决定它们是否能够对经济体系产生最大化正面作用的,是我们的监管体系。

  由此可见,立刻加快中国农产品市场化体系建设,提高透明度,强化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如今已成为中国的迫切之需。否则,金融资本进入中国农产品市场,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一点生产力的提高,更多的则可能是价格全面上涨的压力。缺乏有效监管体系、深度和弹性的市场,未来应对这种压力的唯一办法,恐怕又是走回行政干预的老路。要解决当前猪肉市场的这种持续上涨带来的整个通胀压力,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本,从我们的政策法律等方面来解决,尽可能地消除投机性行为带来的整个市场剧烈波动问题。

  从我国目前的生猪饲养情况而言,确实存在着巨大挑战,自2008年达到价格高峰之后,迅速进入到一个持续下跌的周期,国内大量的生猪饲养农户都逐步地退出市场。主要原因是成本上升,包括饲料、劳动力、监管成本等等。此外,再加上由于城市化的推动,以及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农村的产业有了一个新的变化,生猪饲养已经不再是一个获得主要收入的渠道,种粮以及其他的服务性工作已经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因此,农村地区的生猪饲养大幅萎缩是造成当前的这一波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根本因素。这不是仅仅靠一些所谓的补贴就能推动供给增加的。实际上,目前的补贴政策更多的是给了那些具有垄断优势的金融资本所有者,大量的农户实际上很难获得这个优惠。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此前曝光的雨润以及双汇这些大型的企业集团,通过大量建设生猪饲养场这类固定资产的投入方式获得了大量的地方政府补贴,却没有实际地扩大生猪的饲养量,这种盲目的扩张与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结合在一起,既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供应,而且还浪费了农村本来就不充足的财政资源。

  根据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全国生猪存栏数为4.36亿头,同比下降4.15%。5月份生猪存栏量进一步下降至4.34亿头,比4月份减少了200万头。自今年初以来,生猪存栏量一直呈现下降态势,累计下降4.68%。猪肉价格的一路飙升带动猪饲料快速上涨,已经从年初的每吨2600多元涨到了3000多元。综合计算饲料、人工费、疫苗、运输等各个环节的费用,养一头猪的成本已经超过6.2元/斤,而过去只要5元/斤左右。因此,成本的上涨已经使得目前的市场供应短期内难以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国内资金对生猪饲养投入不足的时候,国际投行早在2007年就开始布局中国生猪市场。2007年中,德意志银行面向全球发行了“德银DW S环球神农基金”,“该基金起购点在1万美元以上,将投资定位于以农产品为主的食物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的不同企业,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中国,可见中国农业市场存在的巨大机会”。愿意做中国“猪老板”的国际投行并非只是德意志银行一家,高盛公司斥资2亿-3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的重点地区湖南、福建一带一口气全资收购了十余家专业养猪厂。

  一直以来,我并不怀疑金融资本对于推动生产力进步的作用,但金融资本最大的作用是价值发现功能,它们的能耐就是将未来的现金流变现,因此我们又不得不担忧金融资本对于一个产业发展所起到的“加速器”作用。而要解决我国的生猪饲养的深层次问题,不仅要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关键还是要建立一个公平、公开透明的制度环境,让真正的生产者获得收益,这样才能避免这种周期性波动带来的投机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