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丁国新)秋高气爽的9月,正值河水丰盈,清新气爽的好时节。蓝天白云下、绿水青草间,遍布在林口县乡镇村屯、草甸河流、农家院落等处的百万余只成群白鹅,或嬉戏追逐,或欢快鸣叫。享誉全国的“林口大鹅”,俨然成为了林口县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林口县属中低山丘陵漫岗地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山多林密,植被富集,非常适宜发展林下鹅养殖。四季分明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悠久的养殖历史,成为林口大鹅产量高、品质好的先决条件。
叫响品牌 振兴鹅产业
近年来,林口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鹅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做文章,不断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迈进。
为发展壮大大鹅产业,林口县政府还给予养殖户每只鹅雏2元钱补贴政策,同时林口县农委、县畜牧局全程保障技术服务,大鹅养殖成活率达90%以上,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养殖热情。通过政策引领、典型培育、广泛发动,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养殖规模日益扩大。目前,全县养殖大鹅2千只以上的大户26户,其中1万只以上10户,预计年末大鹅出栏量200万只,实现年产值1.24亿元。
昊羽大鹅养殖场坐落于林口县青山镇永合村南地沟,主要以养殖商品鹅及孵化鹅雏为主,累计投资120万元,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3个养鱼池,12个塑料大棚,5台先进的大型孵化设备,设施齐全,技术完善。养殖场分设孵化区、育雏区与养殖区,年孵化量达20万余只,出雏率达92%,年育雏量10万余只,年养殖商品鹅4万只,是当地较大规模的一家饲养母鹅—产蛋—孵化—育苗—饲养肉鹅自产自销一条龙的林口大鹅基地。在多方努力下,林口大鹅养殖业逐渐走上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
精准扶贫 借势鹅产业
走进林口县柳树、刁翎、古城等乡镇,还未进入深处便能听见乡村里传来一片“鹅鹅鹅”的叫声。“多亏了银行的贷款支持,现在我们村劳动能力差的人也都能养起大白鹅了,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这些老弱病残也有资本撑起一个家,今年我家的这批大鹅至少能赚几万元。”常年体弱多病的村民李富贵兴奋地说。林口县通过产业脱贫、金融扶贫、定点帮扶等多种措施,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精准扶贫行动,有效带动全县近百户贫困农民实现了脱贫增收。
目前,林口县贫困户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养殖大鹅共有234户,共计5500只大鹅,预计每户增收500元,大鹅已成为更多贫困户的支柱产业。林口县为加快全县大鹅养殖存栏量,在大户的带动下,孵化鹅雏已步入良性循环,养殖专业户与孵化专业户,带动了全县大鹅产业化进程,叫响了“林口大鹅”的品牌。
通过“企业、合作社、大户+贫困户和贫困户自养”等模式,林口县鹅产业扶贫蓬勃兴起。白云黑土,绿水青草,不仅助推林口县大鹅产业蓬勃发展,还成就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梦想。
延伸链条 鹅产业升级
鹅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着商家纷至沓来。在中林集团鹅美食文化中心施工现场,挖掘机、运输车、平地机等大型机械正在紧张忙碌着,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今年,林口县借势登高,向壮大鹅产业聚焦发力,领跑全省鹅产业发展。为了增加推动大鹅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林口县把大鹅养殖+美食餐饮+屠宰加工形成产业链,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中林集团鹅美食文化中心项目,并以补贴宣传广告的形式鼓励本地餐饮企业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使林口县的鹅美食餐饮企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县内外鹅美食加盟店达到了26家,本地年销售大鹅达到了40万只以上,使林口大鹅成为名副其实的“金鹅”。
中林天恒食品有限公司投资的林口农业综合开发鹅屠宰厂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19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54.4平方米,项目分为两期建设,一期总投资6000万元,项目主要为厂区工程、屠宰加工工程、冷库工程等及其配套附属设施建设。二期拟建设鹅类食品深加工生产线。截至目前,一期工程的基础建设已完成,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加紧施工,抢抓工期,计划今年10月建成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屠宰、加工肉禽1000万只,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实现利税3100万元,安置就业300人。对于该县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方向,促进大鹅养殖屠宰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带动大鹅产业持续增效,实现稳定增收,做大做强大鹅产业。对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特色经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林口县立足大鹅资源优势,延长鹅产业链条,规模化发展已成态势。只只白鹅不仅成为了肥沃黑土上的靓丽风景,也圆了林口县广大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致富梦想,鹅产业成为了林口县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发展支柱。 (李欣弋)
(来源: 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