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国内要闻
国内要闻

猪肉价格一路走低 “猪无半年贵”

发布时间:2010-04-06

 

  近来,猪肉价格一路走低,各方人士在论策谋计之时也不禁慨叹,“猪无半年贵”。

  今天的这两幅图片,时隔两年半左右,“凝固”的是肉价峰谷瞬间。上图是上月中旬,一位吉林猪贩将生猪装车准备运往南方,希望能在外地卖个好价钱。今年春节过后,吉林省生猪行情持续走低,市场价格一路下滑,平均养一头猪要亏损500元以上。下图是2007年7月下旬,在我国著名地方猪品种“荣昌猪”原产地――重庆荣昌,却出现了“一猪难求”和肉价快速上涨。如果我们细心梳理,便会发现,两张照片相隔的近3年时间里,肉价几起几落,经济学里的“蛛网现象”,找到了鲜活的注解。

  所谓“蛛网现象”,通俗地讲,是说农产品从投入生产到成品上市需要一定时间,这段周期里,在信息不够对称、市场主体不尽合格等综合因素下,经常会出现价格大幅涨跌。这可以较好地解释“猪无半年贵”――行情好时,大家不问黑白争相补栏,使得供应量迅速增加,很快便出现价格下跌。随之而至的必是一定时间的深度亏损。此后,大家又大量淘汰母猪,遂使生猪供应量快速下降,于是便又出现价格上涨。如此涨跌起落,养猪户小赚大赔,消费者心里没底,调控方徒呼奈何。

  想跳出怪圈,首先就须回答“谁来养猪”。

  把这个“?”抛向广大农村,肯定应者如潮。但坦率地讲,通常以家庭为单元、只养三两头猪的农民兄弟,不应该也不能够成为我国生猪供应的主力军。此中道理不必多说:信息难言对称、数量难言规模、技术难言先进、方法难言科学……“赶集卖一头自己吃一头”式的小农户养殖,跟不上产业化要求,富不了全家老小,躲不开价格涨跌。

  因此,那些成百上千头规模的养猪者,便有理由更多出现。相对一家一户,这些市场主体的优势很明显,规模更经济,方法更先进,管理更科学,产销更对路。然而,再往深一步讲,规模并非效益的惟一条件,不讲求发展质量的规模,不会带来好收成。面对近期以来的肉价下跌,不少几百头规模的养殖大户也愁眉难舒,“肥猪满圈,我倒是做到了,可效益呢?总不能老是卖一头亏一头吧。”

  养猪大户们的苦恼所指,其实正是先进市场手段的效用所在。当生猪出现在散户们的猪圈里时,只是家当;出现在养殖大户们的猪栏中时,可称产业;出现在全国层面的统计表中时,遂成行业。站的位置越高,才越看得清楚,才越要辅以良策。从这个意义上讲,推出生猪期货交易,建立套期保值机制,走向“先卖后养”,完善收储制度,显得重要且紧迫。

  这个时候讨论猪肉价格话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肉价走高,经常会带来物价结构性上涨,前几年的实践,便是例证。我们乐见,今后面对肉价涨跌时,各方能够把价格起伏、规模养殖、金融手段、猪粮比价等要素放在一起求解。有时候,做加法题虽更具挑战,但也更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