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由翠绿变成枯黄,随风摇摆起最后的舞姿,徐徐下落,再一次把大地装饰成秋色。11月,已是深秋,气温却不肯低头,在华北大地上,执拗的超过20℃,回想一个月前潮湿阴冷的十一假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像极了充满魔力的大盘,突入而来的深跌之后,总能激发起盘面的回补和反弹。
气温上去了,玉米的行情似乎也开始回暖了。从11月1日开始至11月3日,玉米1801合约连涨3日,幅度不大但一定程度却映射出业内信心的改善。差不多一周之内,国家接连公布两则玉米的政策性利好消息,给玉米行情回暖带来了希望。一是农发行下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秋粮收购信贷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说明将安排部署支持秋粮收购工作。通知确认秋粮收购资金贷款2000亿元,计划收购秋粮2100亿斤(折合1.05亿吨),其中计划支持收购1000亿斤玉米(约合5000万吨)、1000亿斤稻谷和100亿斤其他秋季粮油品种。在此之前,国内玉米行情一度疲软,随着新粮集中上市,前期曾红火的东北玉米收购价格不断下滑,而此前曾传闻央企主力只参与收购数量有限的轮换粮,在下游需求仍相对平淡之时,没有收购大户入场,行情氛围空淡。农发行的这一通知,显然给市场带来了强心剂,央企始终在市的格局无疑让业内看到了未来玉米行情的一丝曙光。
而今年供应环节上最大的变数,无疑要数十月初连阴雨天气对我国中部地区夏玉米收获及品质的影响情况。考虑当时的收割进度以及零星的新闻反馈,笔者曾推测当时我国华北黄淮地区夏玉米品质可能受到的负面代价不菲,猜测可能会有相关的补救措施来对该部分玉米进行政策援助,随着时间发酵,相关措施也终于出台。前几日,国家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2017年秋粮收购工作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地区和中央企业全力以赴抓好黄淮、江淮地区因天气导致的玉米水分偏高、生霉等带来的收购难工作。通知强调要针对产后受灾特殊情况,打破常规,相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统筹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切实解决农民实际困难,防止“卖粮难”的发生。
两项政策性措施的先后推出,基本上奠定了未来数月我国玉米市场的收购格局,央企主力的参与也必然能够增强整个业内对未来玉米行情的信心。然而行情能“飞”多高,笔者认为或仍需冷静判断。
2017年在国内玉米种植结构调整,面积缩水,产量降低,但预期仍有2.1亿吨,但产需缺口也仅几百万吨,叠加考虑当前的玉米库存,2018年市场上总得玉米粮源供应仍十分宽松。此外,在地租下降、种植和加工补贴的双重作用下,虽然当前玉米价格不高,但农户、加工企业均有收益。再者,饲料养殖业仍未摆脱低迷期,深加工企业的产能实现有效扩大还需时日,消费端需求仍偏弱。在这种前提下,若是让“央企入市”对玉米行情来进行“托底”和奠定玉米底价没有太多意义,反而不利玉米市场发展。真正的目的,或如业内人士所说,实质是更好的为2018年玉米“去库存”来创造更好的市场需求局面,在整个玉米供需平衡上实现更好的“出入”和“互动”,避免未来几年有太多玉米因存储时间问题而出现不好去库存的现象。所以笔者认为即便央企入市,收购定价不会过高,否则将无助加工、养殖等下游产业对整个玉米市场形成良性发展,更何况现在关于深加工企业的补贴政策尚未靴子落地,若收购价过高,只能进一步加重深加工行业的财政资金补贴负担
如果把此次政策性收购定位于“平衡供需结构,优化去库存方式”的概念,则收购定价不会太过,甚至收储企业可尝试打破常规,设定更为弹性的收购价格,随行就市开展收购活动,以更适宜价位购入玉米,同时也不会干扰市场的正常发展。
而至于华北黄淮地区的玉米问题,或一定时间内再成为玉米行情的关注点。从三部委下发的政策文件这一行为来看,不难想象黄淮、江淮等地玉米品质的实际状况必是不尽人意,优质的玉米粮源恐怕有限。而从当前一些零星的传闻显示,个别产区的品质合格玉米甚至不足半数,甚至更少,这在后期难以支持饲料养殖以及深加工行业的采购需求,未来有可能形成优质玉米的价格高地,考虑2017年东北地区玉米的品质情况,玉米的北向南流动应该还将持续。当然,品质欠佳的玉米也最终会有所归属,2018年“玉米+乙醇”的行业兴起终将消耗这批看似烫手的山芋,或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 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