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国内要闻
国内要闻

生猪买卖像逛淘宝 荣昌打造国内首个生猪“网市”

发布时间:2017-09-11

 

  刘钢向记者展示日泉农牧养猪场内的实时  生猪买卖像逛淘宝 荣昌打造国内首个生猪“网市”

  国家生猪市场交易大厅正在显示的全国生猪价格变化

  说到荣昌,不少人首先就会想到荣昌的猪。

  作为曾经的全国仔猪外销“第一县”,荣昌不仅培育出了世界八大优良种猪之一的荣昌猪,更探索出了适宜本地的生态猪养殖方法。

  但荣昌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国内首个、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畜禽产品大市场国家生猪市场已经在荣昌挂牌运行。如今,在这个生猪现货电子交易平台上,日均成交量已经达到了10万头。

  在这里,买猪卖猪却不见猪。所有的交易信息全集中在了一块大屏幕上,生猪买卖从此就像逛“淘宝”。

  生猪买卖“上网”

  在位于荣昌农特电子产业园的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大厅,一面宽大的电子显示屏悬挂在墙壁上。屏幕的最左侧显示着全国生猪交易市场的生猪价格波动曲线,中间显示着实时运行的各种参数,最右边则可以看到各大养殖厂传输来的养殖监控视频。

  “所谓生猪市场,其实是见不到猪的生猪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一键买卖生猪。”国家生猪市场首席质量官代有兵语气骄傲。

  荣昌养猪历史悠久,从清代开始,荣昌猪业已迈向商品交易时代。

  如今,告别了传统嘈杂、脏乱的生猪交易市场,国内首个生猪“网市”在荣昌正式上线。作为国内首个、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畜禽产品大市场,国家生猪市场结合生猪及生猪流通的特点,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先进技术,实现了生猪活体线上交易+线下交收。

  代有兵告诉重庆时报记者,这样的模式就像逛“淘宝”,农户可以在网上看到生猪的全国价格变化,买家则可以在众多商家中挑选最合适的猪源。

  如今,国家生猪市场主要交易模式为电子挂牌及拍卖,交易品种有外三元、外二元、内三元、内二元、地方优良猪种等五个大类的商品猪、仔猪及种猪。截至目前,市场线上商户已近4万户,日均挂单20万头,成交量10万头,交易范围实现全国覆盖,市场生猪成交量累计达到3040余万头,累计交易金额达480余亿元,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生猪现货电子交易市场。

  买好猪、猪好卖

   “猪肉一直是农产品市场的标志。”代有兵告诉重庆时报记者,打造国家生猪市场平台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给买卖双方提供交易上的便利。

  “在以前的生猪售卖模式中,买家和卖家信息是不对等的。”代有兵对过去的生猪交易市场体会很深,“以前养殖的农户想要把猪卖出去,必须通过专门的猪贩子,再转手卖给屠宰场或肉类加工企业。一方面,生猪的定价权取决于猪贩子;另一方面,部分猪贩子收了猪却打白条,养殖户卖头猪可能半年甚至一年以上都拿不到钱。”

  国家生猪市场的落地,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难题。

  通过数字化市场平台的搭建,减少了生猪交易环节,通过市场第三方支付通道,买卖双方交易完成后即时结算到账,让养殖户与消费者都得到实惠的同时,还打破了地域限制,将市场信息变得更加透明,挂单的生猪可以在全国各地进行销售,再也不愁“猪不好卖”、“好猪难买”。

  “特别是对于农村的个体生猪养殖户,有时他们不知道具体的生猪市场价格,卖猪的时候被猪贩压价。现在他们能看到生猪的全国价格变动曲线,能找到合适点位给猪卖个好价钱。”代有兵指着国家生猪市场大厅的电子显示屏告诉重庆时报记者,“官网上的生猪交易行情图与股市原理相似,当天的行情养殖户们都可以通过‘猪联网’了解到,然后自主定价直接交易。”

  此外,交易平台会对生猪交易量、价格、趋势等交易数据的汇总分析,形成生猪价格指数,真实反映生猪市场供求,为生猪养殖企业、养殖户、猪肉屠宰加工及上下游产业和政府提供借鉴参考,从而有效破解生猪价格周期性剧烈波动的发展难题。“这可以说是一次以猪为链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如此说到。

  “平台+公司+农户”

  作为入驻国家生猪市场的本地企业代表,重庆日泉农牧有限公司仅仅通过平台的年销量已近万头。

  这家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种养循环的农业龙头企业,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也为荣昌的猪养殖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最让我们自豪的是,由我们打造的5000亩养殖园内,实现了100%有机肥,没有使用一丁点化肥。”日泉农牧总经理刘钢告诉重庆时报记者,目前他们已经流转土地5000亩,建成面积42000平米猪场一座,年存栏母猪4000头,年可出栏优质仔猪10万头。

  日泉农牧的生态秘密就隐藏在他们悉心打造的“猪—沼—竹”种养循环模式里。在位于荣昌区双河镇国家现代畜牧科技产业示范园区里,重庆时报记者见到了一个与传统养猪场截然不同的新型猪场:猪场在设计上做到了固液分离,喂养、消毒、清理全自动化,人要想进入猪场,需要进行多次的全身消毒。

  刘钢告诉重庆时报记者,他们通过研发高位发酵床,对回收的粪污进行处理,猪排泄物100%用于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实现了猪粪零排放;同时,利用管网将猪场发酵产生的沼液抽到高位蓄水池中,再利用自然高度差,将蓄水池中沼液排灌到周边土地,灌溉蛋白桑、应季蔬菜水果及其他经济作物,在消纳猪场粪污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速生快长耐肥的蛋白桑经加工后,又可作为猪的青绿饲料。

  此外,一套“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让更多养殖户与企业互利共赢。刘钢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以农户到公司每批次认养500头猪为例,按照猪肉出栏体重230斤、上市率95%、肉料比在2.3~2.5、公司保底回收价每斤8元来说,农户每年可出栏2个批次肉猪,年收益将达18万元。除去土建、设备以及猪苗等费用,正常情况下3.5批猪出栏就能收回成本。

  通过“平台+公司+农户”的创新养殖模式,国家生猪市场打通了荣昌“猪市”驶向全国的“快车道”,早已改变了过去买猪、养猪、卖猪的传统模式。

    (腾讯大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