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粮上市期逐渐临近,临储拍卖投放、成交数量趋稳,且环保督查持续影响加工企业开工水平,预计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将延续弱势格局。具体分析如下:
一、供给端:玉米供给相对充裕 现货价格稳中趋弱
玉米现货市场方面,近期临储玉米拍卖略有回暖支撑整体粮价止跌,锦州港陈玉米主流集港1600-1680元/吨,与上周持平;蛇口港遭遇“天鸽”来袭,二等陈粮码头报价维持在1760-1780元/吨,南北贸易相对清淡。而关内部分地区新玉米上市量增加,略低于陈粮价格。从港口库存情况来看,南北港口进入去库存阶段,北方港口库存降至310万吨,南方港口库存降至37.2万吨。预计港口库存仍将延续下降趋势,但考虑到后期临储玉米出库数量及速度的加快,或将影响现有港内玉米的走货速度。综合来看,在港口库存相对高位、临储玉米供给充裕的情况下,后期华北玉米将逐步上市,玉米现货价格将维持稳中趋弱的态势。
二、需求端:
1、饲料:养殖结构调整促量低价高 饲料消费增长将放缓。截至8月25日当周,国内毛猪出栏均价为14.71元/公斤,周比上涨0.3元/公斤,猪粮比价8.4:1,周比回升2.3%。另据海关统计,7月我国冷鲜、冷冻猪肉进口量为8.76万吨,环比减少2.6%,同比减少52%;1-7月累计进口75万吨,同比下降20%。自8月中旬开始,受禽类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及适重猪供给量不足影响,国内生猪价格明显上涨,而月末逐渐呈现调整走势。考虑到9月份后双节因素拉动,预计肉类产品消费量将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冷鲜冷冻猪肉进口明显下降,在排除外因影响后,现阶段国内生猪供给仍显偏紧,预计9月份国内生猪价格仍将延续强势格局。从生猪存栏情况来看,生猪存栏3.5237亿头,能繁母猪存栏3554万头,双双创出新低。可见国内生猪养殖市场仍然处于结构化调整阶段,根据国内禁养区的规划,预计年底前仍将有不少小型养殖企业面临关闭或迁出禁养区的处境,因此生猪存栏料将延续低位,生猪养殖对饲料、饲粮的消费将难以出现大幅增长。
2、深加工:原料成本下降、终端产品供给增加 淀粉、酒精价格延续弱势。在环保督查导致短期国内玉米深加工供应偏紧的情况下,山东大约有10-20%淀粉企业减产或停产,华北地区淀粉货源略显偏紧,东北厂家提货量上升。我国局部玉米淀粉和酒精价格走高提升企业效益。吉林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理论盈利约176元/吨,山东淀粉企业理论盈利大幅增加至176元/吨,黑龙江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酒精理论盈利约为607元。第四轮中央环保督查持续至9月上旬,在此情况下,伴随华北新粮逐步上市、环保督查结束,包括东北地区深加工补贴预期下,预计未来终端产品淀粉、酒精供给将稳定增长,而同时在受环保因素制约下,淀粉等终端产品需求亦受压制,因此,预计9月份后淀粉、酒精价格将呈现弱势格局。
三、政策:临储粮源出库速度料加快 陈粮供给压力增大
截至8月25日当周,中国临储玉米投放200.3万吨,成交68.1万吨,总成交率35.47%, 较上周成交量增加8万吨。其中,此次定向销售玉米成交500 吨,分贷分还玉米成交2.88万吨,中储粮包干玉米68.1万吨,拍卖以来累计成交4197.4万吨。同时,上周国粮局出台加强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监督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一方面要求给予买方提前实地查看或查验标的物质量情况的权利;另一方面,要求粮库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加收费用或提高增量标准。目前临储玉米拍卖成交量价整体维稳,可供货源充足,且溢价较低。若考虑后期出库速度加快,临储粮源势必对市场形成一定压力。与此同时,现阶段成交近4200万吨,下年度2014年粮源尚存6500万吨,陈粮供给及出库压力极大。
综上所述,临储的陈粮供给及港口库存压力较大,饲料及深加工企业加工需求增量料低于上年水平,同时将面对新粮上量压力,加之环保治理对玉米淀粉需求的影响,预计玉米现货及终端产品价格将延续偏弱走势,尤其玉米、淀粉价格将呈现明显的强弱分化格局。后期需重点关注东北产区气候变化,若出现早霜冻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玉米单产,且成为金融资本配合供给侧改革炒作减产预期的理由。
玉米第四季度仍将底部振荡
目前玉米陈粮出库稳步推进,新玉米上市在即,玉米替代品陆续到港,市场供应宽裕,玉米期价继续冲高受限。在新粮集中上市初期,若物流顺畅,短期供应增加,玉米价格或下行。关注新季玉米市场情况。后期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抛储持续时间、减产情况、新粮上市、政府补贴、收购政策和消费情况等。
抛储量及抛储时间对玉米的影响
我国玉米供应的主要手段是临储拍卖。截至2017年8月25日,各类政策性玉米累计投放量为7145万吨,累计成交量达到4200万吨,与2016年全年的成交量基本持平。往年抛储持续时间一般到10月中旬,抛储持续时间与抛出量影响着市场上的玉米供给量,抛储结束时间提前或延后,都会对行情产生较大影响。
今年玉米减产在预期之内
自去年开始,供给侧改革效果开始显现,2016/2017年度玉米种植面积减少3000万亩,2017/2018年度因种植效益持续下降,叠加5—6月因气候干旱导致的种植面积下降,预计本年度玉米种植减少面积将超过上一年度。预估本年度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将减少3000万—4000万亩。目前,降水量和气温较为正常,整体墒情偏好,出现新的大面积灾情的概率较小,我们预计2017/2018年度玉米产量同比下降1200万吨。
新粮上市或对现货市场有一定冲击
自8月中旬开始,河南、山东、河北地区春玉米陆续少量上市,10月我国东北玉米开始收获,从历史数据来看,新玉米上市价格下跌是大概率事件,但是还要考虑上市时天气状况、物流承载能力及市场主体参与热情。此外,虽然目前新作长势良好,但是仍然要警惕收获阶段东北、华北是否再度出现类似于去年秋季连续阴雨导致玉米霉变的情况发生。
补贴政策对后市玉米走势影响很大
去年实施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建立了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形成了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新机制。2016年中央财政拨付补贴资金累计3903860万元。政府今年补贴的数量对后市主米价格会产生很大影响,补贴额多则种植者愿意低价出售,市场价格会偏低;补贴额少则种植者不愿意压低价格,市场价偏高。目前市场化定价机制基本形成。新粮大量上市后,中储粮等国企托市的时间、价格等,会对玉米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长期来看玉米需求有望增加
饲料需求方面,2016/2017年度饲料消费小幅增加,但玉米的替代品进口量大幅下降,饲料对玉米的需求或增加700万—1000万吨。工业消费方面,2016/2017年度,深加工消费玉米同比增长10%,或600万吨左右。长期来看,玉米需求有望增加,有利于玉米去库存,但是仍需考虑近期环保督察行动对下游消费可能产生的影响。
综上,考虑抛储持续时间、减产情况、新粮上市、政府补贴、收购政策和消费情况等因素,四季度玉米供给压力仍旧较大,价格难以大涨,但受政府托市影响,底部也比较明显。四季度玉米仍将底部振荡。
(国际畜牧网-综合) (正道兴达、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