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尚无生猪期货,2006年以来我国多地远期交易市场推出了生猪中远期交易,包括冻肉及活体,但整体运行情况均一般,交易较为清淡,主要原因是市场宣传不够和交易者信心不足,尤其是在近几年大宗商品交易频频出现欺诈行为的情况下。生猪中远期交易市场如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交易生猪标的为生猪活体,并对生猪标准做出明显规定。考虑到西南地区生猪出栏体重及品种存在显著性差异,交易所通常交易多种规格生猪,生猪中远期交易有利于养殖户对未来猪价形成良好预期,做好生产计划管理,对于终端企业可以合理安排库存采购甚至对远期猪肉进行套保。目前国内已经拥有众多的年猪肉需求量超过1000企业(折合1.-1.3万头生猪),同时也拥有众多年出栏超过1万头的养殖户及养殖企业,地区性生猪中远期交易虽然可以局部地区部分问题,但并不能解决全国生猪行业问题,随着规模化程度提高,生猪期货推出条件逐步形成。
由于生猪价格很大程度上遵循成本传导,饲料成本和仔猪成本往往会对猪价形成有力的支撑。饲料在整个生猪养殖产业链中占有较大比重,长期以来国家玉米库存高企,为促使玉米价格逐步走向市场化,政府在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积极引导生猪养殖向玉米种植地转移,开展南猪北调以及东猪西进,而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料,随着生猪规模化养殖进程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和消耗量也将增长,因此生猪养殖的发展也将促进玉米去库存。目前玉米处于传统售粮高峰,市场供应充足,且根据美国农业部报告,上周出口销售美国旧作玉米78.35万吨,销售新作玉米28.52万吨,超出市场预期,玉米价格上涨动力不足。主要蛋白原料豆粕方面,进口大豆到港,巴西大豆丰产预期的普遍共识以及年后油厂开工逐渐恢复,豆粕库存开始积累。
生猪现货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和成本影响,在期货市场中饲料原料价格将对未来生猪期货上市后的期价产生较大影响,而目前我国猪肉国内外价格倒挂,2016年猪肉进口量大增,对国内猪价造成一定的冲击。长期以来饲粮库存过高,虽现已政策调控减产,但供需缺口仍相当大,而政策调控下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猪周期显著弱化拉长,猪价长期维持高位震荡,近年来生猪养殖盈利状况也相对较好。
我们参考国外猪类期货市场的成功运行经验可以看出,成功运营的期货市场需要依靠大规模的现货市场和极高的商品市场化的程度,而且对生产方式的标准化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高度发达的冷冻和物流技术。近年来,生猪价格逐渐走向市场化,为期货交易提供了基础条件,从目前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情况来看,2016年度温氏集团销售商品肉猪1712.73万头, 2016年底贵州遵义温氏60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祁阳温氏三口塘高效工厂化猪场项目等陆续开工,遵义温氏项目将于2017年6月引种,建成后年上市商品猪苗20万头。温氏表示其生猪出栏量将每年保持约15%的增长,按温氏的产能布局,2018年开始增量会多一点,未来东北养猪公司将有约1000万头的产能。2016年底还有大量生猪养殖项目落户,如兰州正大集团15万头生猪项目落户景泰,计划投资2.83亿元,建设6000头母猪繁育场1座、1.12万头配套育肥场8座、洗消中心2座;襄大集团与荆门市东宝区签订百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计划建设食品加工园和养殖基地,食品加工园包括饲料厂、屠宰厂、污水处理厂,养殖基地包括存栏3万头种猪的繁育基地、年出栏10万头商品猪的育肥示范场及100万头规模的“公司+基地+农户”生猪放养项目。而从2016年全国各省猪场拆迁情况统计来看,广东9年将关闭和搬迁养猪场约2.5万个,涉及存栏量315万头;浙江2013-16年累计调减生猪存栏800余万头;上海2016年整治关闭不规范中小养殖场 (户)2700余家;湖北2016年以来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1275个,禁养面积1.5万平方公里,搬迁关闭生猪养殖小区 830个;福建2016年关闭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户)551家,关闭拆除可养区内存栏250头以下养猪场(户)331家、自行改造241家,标准化改造可养区内存栏250-1500头养猪场(户)131家。由此可以看出,国内生猪养殖正在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环保化方向迈进,这将为以后国內的生猪期货上市创造良好的条件。
目前我国发展生猪期货市场相对条件不足的是国内的冷链运输技术和物流方面发展还尚不成熟,不过就市场发展情况来看,生猪期货上市是大势所趋且是迫切所需,但由于生猪的非标准化产品特性,期货合约的制定也较有难度,但笔者相信,随着市场条件的逐步完善和成熟,作为世界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的中国,生猪期货上市的时间已离我们越来越近。
(特约撰稿人园冰,文章来自农产品(000061,股吧)期货网独家原创)(和讯期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