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国内要闻
国内要闻

母猪存栏:禁养政策和新建项目的跑步竞赛

发布时间:2016-12-07

  

  论生猪市场,首先要看供给侧的情况;生猪供给侧当然首先要看母猪存栏。自从2007年农业部开始公布能繁母猪的存栏数据以来,市场对其的质疑从未象今年这样强烈。在往年,不管能繁母猪的实际数量如何,至少公布的变化趋势还是符合一般市场参与者的感觉的(从2009年起农业部就只公布环比和同比增幅数据了)。但是这一次显然不同。按官方数据推算,9月底能繁母猪存栏3714万头左右,是2008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从2013年9月到2016年2月,连续环比下降了30个月,之后有过几次微不足道的企稳反弹(3月和6月环比持平,4月环比增加0.3%);从7月起重回下行通道。

  从能繁母猪存栏和价格的关系上看,在这三年的时间里,猪价反复大起大落,但对能繁母猪存栏产生的影响却只有一个方向:下降。

我们再从繁育利润和能繁母猪的关系角度来做一分析。在繁育盈利的情况下,猪场会倾向于增加后备和延缓淘汰,从而促进能繁母猪存栏的增加;反之,当出现亏损时,存栏下降是大概率事件。也就是说,两者应该呈现大体正相关的关系。2015年之前的走势也证明了这一点(见下图2)。但是从图2同时可以看出,2015年之后两者的关系变成了近似反相关。特别是进入2016年后,母猪繁育利润一飞冲天,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即便6月份之后有所回落,一头能繁母猪的预期年盈利也不低于10000元。在这么好的盈利水平下,农业部公布的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却在若无其事地连创新低。 

  我们在河南、山西等北方多个省份的调研结果表明,中小猪场(这里指的是能繁母猪在200头以下的猪场)都表示在2016年没有调减母猪存栏的情况,不但本场没有,本地也没听说过。理由也很一致:猪价这么好,干嘛要减少母猪呢?即便是现在猪价已经从顶点跌去20%以上,但对于自繁自养的猪场来说,利润仍然足够丰厚,完全没有必要减少母猪存栏。至于大型猪场,我们知道2016年以来,以温氏为代表的规模养殖企业一直在布局扩张。虽然限于环保和资金的压力,扩繁并不顺畅,但至少也没有减少。

  既然大中小猪场在2016年都没有减少母猪(虽然增加的情形也十分罕见),那么母猪到底是减到了哪里?这里就要考虑一下调查样本的问题了。的确,正在经营的猪场确实没有听到说减少存栏的,但是那些正在关门和已经关门的猪场呢?

  按照目前已经公布各省禁养规划,在2016年底前完成禁养区养殖场关闭或搬迁的省份有京、津、沪、冀、浙、闽、赣、湘等五省三市;其他省份基本都计划在2017年底完成。

  由此可见,禁养区是全国性的,包括被划分为重点发展区的华北和潜力增长区的东北都面临关闭猪场的问题,尤其是城市周边,只是执行力度有别。根据农业部的数据,2016年前三季度,南方水网地区共调减生猪存栏1600万头。如果加上其他地区的调减规模,我们估计这一期间全国调减生猪存栏总规模不少于2000万头。按正常比例,这应该包括200万头能繁母猪;但是被关闭的猪场中,外购育肥的部分应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估计被调减的母猪在150-160万头。

  正常来讲,母猪,尤其是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母猪,是不会被轻易淘汰掉的。但是从南方水网地区的调减数据看,9个月时间就消灭了该地区生猪存栏的10%——如此高速推进必然是萝卜快了不洗泥。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多数地方政府只负责关闭猪场和在补偿标准方面和养殖户扯皮,猪场的生猪尤其是母猪如何处理则完全靠养殖户自己想办法。由于南方省份大范围禁养,非禁养区的猪场限于地皮和品种的原因,也不愿意轻易接盘收购转场母猪,这样母猪的转场经常要转移到外省,物流距离动辄上千公里。母猪如此劳师远征,直接后果就是淘汰率的畸形偏高和流产率的大幅攀升。我们估计,这批母猪中,直接被淘汰和转场后又被淘汰掉不少于70%,即100万头左右。假定其他地区存栏不变或者略增,那么全国存栏量就从2015年12月的3800万头降低到2016年9月的3700万头左右,这差不多就是官方数据。这样看,能繁母猪存栏不增反降的走势并非不合理。

  当然也存在相反的证据,例如今年上半年的后备母猪脱销和价格暴涨,但如果用种猪场产能不足而不是扩繁需求旺盛来解释,或许更合理些。

  如果以上的结论成立,那么影响今年第四季度和下一年能繁母猪存栏的主要因素,就是禁养区养殖规模的调减和大型养殖企业的扩张孰强孰弱。2016年以来,大型畜牧企业新建或扩建项目的生猪养殖规模合计超过4000万头,这意味着要将增加2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

  从现在的局面看,禁养区的养殖调减速度一日千里,而规模养殖企业的扩产要到2017年才能全面铺开,多数项目的真正达产要拖到2018年了,而且继续受到资金、环保、地皮等多方面的掣肘。所以2016年第4季度能繁母猪存栏上升的可能性还是不大,甚至在2017年上半年也是不乐观的。

  当然,并不能因此认为,今年能繁母猪数量下降一定会导致明年生猪供给的紧张和猪价的反弹。母猪产仔率的提高,进口的增长,以及消费的悲观预期,这些因素都在对冲母猪存栏下降的影响。局面究竟会如何演变,要看市场各种力量的消长和博弈。

    (布瑞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