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国内要闻
国内要闻

广东研究产业化培养昆虫做饲料 引欧盟前来取经

发布时间:2013-11-12

 

       苍蝇及黑水虻成动物饲料“新宠”

  欧洲人向广东人取经,学习如何将昆虫变成动物饲料和人类营养的补充来源。欧盟豪掷300万欧元推广“养虫”计划,共有12个成员单位组成,中国有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及华中农业大学参与。

  苍蝇和黑水虻蛋白含量高,养殖成本低,还可促进动物粪便的循环利用:禽类产生的粪便,只要稍加处理便可以成为苍蝇和黑水虻的营养品。它们被圈养在室内,不与外界病源接触,也因此摆脱了“肮脏”的恶名。

  从上周末起一连5日,欧盟第七框架国际合作项目——“开发利用昆虫作为动物饲料或人类营养的可持续蛋白来源”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人口在增长,肉类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但农业用地却越来越少。如何降低动物饲养的成本,节约土地,同时建立更好的循环系统,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自然界,70%的陆生动物为昆虫,于是,欧盟将目标锁定在昆虫上,希望可以为禽业带来新的营养来源。”周二下午,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欧盟“养虫”计划的总协调人、来自英国食物与环境研究局的Elaine Fitches博士说。

  昆虫有很多种,究竟什么样的昆虫才能成为最合适的动物饲料蛋白来源?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所长韩日畴博士及项目总协调人Elaine Fitches博士均表示,目前各国均基本锁定“家蝇”和黑水虻作为动物饲料的主要来源。

  对于家蝇,大家再熟悉不过,无论在中国或是欧洲,一般都被认为是讨厌的昆虫;而黑水虻,同样是一种遍布全球的“肮脏”昆虫,其幼虫主要以动物粪便、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包括腐肉、腐烂的水果和蔬菜垃圾等。

  “认为这两种虫子脏,是因为它在自然界中接触的环境脏,但如果在室内养殖,不与病源接触,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韩日畴指着养殖场的照片解释,产业化养殖这两种昆虫,一般都在配有纱窗的大房间内进行,用来培育昆虫的动物粪便也经过处理,确保了安全性。

  将苍蝇和黑水虻作为动物饲料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活体昆虫直接用于喂养动物,另一种是经处理过的成品。中国倾向于使用活体,而欧洲倾向于使用成品。

  广东研究产业化培养昆虫做动物饲料

  据了解,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大约从6年来开始研究产业化培养昆虫作为动物饲料。在惠州一个年供应6000万只鸡仔的大型养殖场旁,已经建起了一个苍蝇产业化养殖基地。在那里,养殖苍蝇的饲料主要是小鸡粪便,因为小鸡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善,粪便中保留了大量的营养。

  “广东一直有用昆虫作为动物饲料的传统,但产业化养殖苍蝇也是从几年前才开始,目前仍属于一个新概念。”韩日畴介绍,目前苍蝇作为动物饲料主要用于鸡场、渔场和虾场。“好处主要有两个。一是可以改善风味。昆虫饲料对于改善鸡的风味有很大帮助,加入一定比例的昆虫饲料后,鸡肉吃起来口感不同。另一方面,实验和实践都证明,昆虫饲料可以有效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韩日畴认为,利用昆虫做动物饲料来源,在我国还有更深远的意义。“中国是世界上的畜牧大国,但同时也是饲料大国。我国目前饲料蛋白70%靠进口,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很大。另一方面,畜牧业产生的废物量也很大,动物排出的废物无法处理,给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如果粪便经过处理后能循环利用,还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韩日畴介绍,在广东,目前产业化培育苍蝇作为动物饲料的成本还比较高,与鱼粉等饲料成本相当,下一个目标是通过自动化尽量将成本降低。

  相比起中国,欧洲要走的道路似乎更长。Elaine博士介绍,在欧盟国家,要真正实现将昆虫产品用作动物饲料,至少要克服以下四个难关:在技术上,要建立自动化培养系统;在安全问题上,使用昆虫的安全性要经过多阶段的验证,包括动物试喂实验等;在法律程序上,走完整个立法过程需要5~10年左右;由于欧洲没有将昆虫作为动物饲料的习惯,要消除企业和消费者的观念偏见,也需要一定时间。

  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蝇蛆培养室,记者看到,数十个铁盘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铁盘中铺满黑色饲料,用手一拨,便能看到埋于饲料之中不停蠕动的蝇蛆。而在成虫室,一个个1米多高的纱网中,许多苍蝇正在飞舞。

  欧盟“养虫”计划

  欧盟“养虫”计划的正式名称为PROTEINSECT,中文名称是“昆虫蛋白的研发以及在动物饲料和人类营养上的应用”,由英国环境与食品研究院主持。今年2月,该计划被正式列入“欧盟第七框架国际合作项目”,欧盟为此投入的资金高达300多万欧元。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动物饲料的蛋白来源主要为豆粉及鱼粉,生产成本高,土地需求量大,破坏海洋资源。“养虫”计划正是希望减少饲料工业对植物及鱼蛋白原的依赖。该计划主要包括三大内容:优化昆虫饲养系统,建立中等规模的生产设施;证明昆虫蛋白作为动物饲料的可行性、安全性;为政府立法提供相关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