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国内要闻
国内要闻

“猪周期”是个难解之谜

发布时间:2013-04-08

 

        春节过后生猪价格再度暴跌,且跌幅有点惊人,广东市场的出栏均价跌去两元多一斤,养猪户们纷纷陷入亏损,一些区域养一头猪甚至亏损200余元。从过去两年的猪价走势来看,以往三年一次的“猪周期”似乎在一年之内就有所体现,养猪户们一年内就要经历赚钱—亏钱—不赔不赚的循环。

  猪价上涨老百姓感叹猪肉吃不起;猪肉下跌养猪产业链利润立即大幅缩水。而无论是猪价上涨还是下跌都能引起宏观经济波动,因为猪肉价格在CPI中占比不小。市场最担心的莫过于猪肉下跌之后,导致养殖户淘汰母猪,使得猪价在经历暴跌之后又迎来暴涨,进而导致CPI也跟着坐“过山车”。

  针对“猪周期”的讨论已非一日两日,其中不少人认为目前养猪业散户所占的比例较大,规模化后能够改变目前散户们跟风、追涨杀跌的养殖方式。但是规模化养猪企业是否就能踩准市场节奏依然不得而知。而导致今年春天养猪市场“倒春寒”的另一个因素是2012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市场饲料价格出现暴涨行情,直至目前饲料价格依然远远没有回到暴涨之前的水平,养殖户们承受着饲料价格高企、猪价“跌跌不休”的双重压力,规模化养殖同样无法一蹴而就解决这一问题。

  面对不断下跌的猪价,不少养猪户希望国家能够出台收储政策提振价格,2012年确实实施了几次收储,但是有限的收储相对于巨量的市场效果并不明显。且到了储备该放的时候猪肉市场价格还是不好,那么放出来的猪肉对于市场来说可谓雪上加霜。此外业内对于收储的合理性也有质疑,收储使得那些效率不高、管理能力弱的养猪场留在市场迟迟不被淘汰出局,有违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原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猪周期”中的低谷市场被人为延长。

  “猪周期”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上、下游企业在投资、管理、技术等方面不断改进,需要政府合理的政策加以引导,以不断熨平其震荡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