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央视对部分肉鸡养殖户违规用药的曝光,给整个肉鸡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震荡调整。近年来畜牧产品安全问题的屡次发生,养殖户技术水平有限和畜牧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很重要的原因。目前我国有各级兽医行政、执法、技术支撑等单位兽医工作人员约26.5万人,有64.5万名村级防疫员承担着一线防疫任务,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兽医服务提出的基本要求。兽医工作环境相对艰苦、薪酬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一线养殖经验的缺乏,都制约着我国畜牧兽医人才队伍的建设。
专业技术水平低
一位在兽药和兽医行业从业多年的人士张远(化名)告诉笔者,从业这么多年,即使是赚到钱的养殖户有些也不怎么懂养殖的专业知识。“他们只是不把鸡养死,赚钱就行了。”
“现在兽药厂和饲料厂都在谈服务营销,但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技术员没有在养殖第一线的从业经历。”山东寿光鸡宝宝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经理赵德峰说,他认为,养殖户缺乏专业知识和培训正是我国农牧业落后的原因。曾经带过几十位技术员的张远也表示:“刚毕业的技术员用药导致药物中毒的事情时有发生。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经营风险是对养殖户最大的威胁。”张远认为这是养殖户流动性强的原因,“有些人赔钱后就不再养了。”
如今,一些社会办学机构为畜禽行业开了一扇门,然而这扇门却难以招到足够的学生。河南郑州百牧王专修学校,是一所经教育局批准专业培训畜牧兽医、宠物美容师、执业兽医师人才的培训教学机构。该校一位负责招生的老师告诉笔者,由于畜牧业的发展区域都比较偏远,想吸引高校毕业生从事这个行业很难。
“来学校参加培训的一般有两类人,一类是在外边打工时间长了,想回到家乡安稳过日子发展点养殖业的中年人;另一类就是农村里还比较善于学习的中老年人。这两类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学历层次比较低,专业知识极为匮乏,指望他们去考执业兽医是不大可能了。最多也就是给他们培训一些疫病防疫知识,以及用药知识。”该老师介绍说。
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收入相对较低,且工作环境艰苦,愿意从事兽医、技术员这种基层技术工作的毕业生也在减少。高校培养出来的兽医专业毕业生大多数选择转行,真正从事兽医行业的毕业生不足10%。
赵强(化名)曾是中国农业大学04级的一名兽医专业学生。中国农业大学作为兽医专业里最好的大学,这一年吸引了120多名学生报考兽医专业,然而通过5年多漫长的学习,毕业后真正从事兽医相关工作的不到10个人。赵强现在是西安市灞桥区的一名公务员,已经完全脱离了兽医专业。
“现在刚毕业也就能赚1000多元。”赵德峰的妻子韩月花表示。他们夫妻俩毕业于莱阳农学院,一直研究种鸡,后来改行做了养殖。
“而一旦做了驻场的技术员,每一批次鸡从进苗到出栏的40多天时间里,需要技术员天天照看,是不能离开养鸡场的。”韩月花称,由于养鸡场多在郊区或是村子边缘,比较封闭,缺乏娱乐以及和外界的沟通,新毕业的学生大多不愿意从事这一行。即使是当年和她同窗的同学,也多数走了仕途或者搞教学研究、办企业,真正一直在一线从事养殖工作的很少。
张远介绍,他们班总共有40个同学,毕业的时候有20多个都去了宠物医院,还有一部分选择了继续求学深造,真正去兽药厂做技术员的寥寥无几。“刚毕业的学生,每月底薪只有800元到1000元,卖药提成一般是5%,但是经验其实比理论重要,新技术员的卖药提成一般就几百元。”因为不堪低微的薪水和不体面的工作环境,很多人在从业1年、最多2到3年后就会转行。
“也有赚到钱的,做了3年技术员后就成了业务员,然后升到销售经理、地区经理。但这毕竟是少数。”张远推测只有那些在采用“公司+农户”企业模式里做驻场技术员的才有可能,因为规模大了用药量才可能大。
如今张远已经放弃了这一行,他的打算是出国去做点生意。
另据笔者了解,各级畜牧兽医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缺编缺岗情况,越是边远地区越严重。不少基层兽医站没有经费来源。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待遇差、工作积极性不高。现有畜牧兽医队伍培训不及时,专业素质和工作质量不高。
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家畜饲养量近20亿头(只)、家禽近160亿只、水产品年产量3622万吨。但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有各级兽医行政、执法、技术支撑等单位兽医工作人员约26.5万人,承担着政府兽医服务职能;有64.5万名村级防疫员,协助承担着一线防疫任务。虽然数量达到了一定规模,但从人员素质看,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兽医服务提出的基本要求。
“不过我的同学中也有很小一部分来自于养殖业家庭,一些同学读完大学之后,直接回去利用所学的知识在当地搞起了规模更大、养殖方式更专业的养殖产业。这一部分学生或许能为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带来更多的科学示范效应。”赵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