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国内要闻
国内要闻

从江香猪养殖产业将重新崛起

发布时间:2013-02-26

 

        贵州省从江县香猪年出栏量超过20万头、产业总产值1.506亿元、养殖户人均增收1037元。一组组数据显示,香猪产业正逐步成为从江县大山深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富民产业。

  深藏大山的“猪中珍品”

  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从江县,是西南地区出海的东南大门,总人口34万,聚居着19个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县份。

  从江香猪主产于贵州省与广西接壤的月亮山区,以从江县宰便镇、加鸠乡、加榜乡、加鸠乡、光辉乡、刚边乡、秀塘乡等为中心产区,是当地苗、侗、壮等少数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千百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的优良地方猪种。

  从江香猪具有“体型矮小、肉质香嫩、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的特点。通过贵州大学等科研单位对比分析,其肉质在所有猪肉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为丰富,营养保健效果最好,深受广东、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1993年,从江香猪被农业部列为二级保护畜种;1999年荣获“中国国际博览会名特优产品”称号;2000年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04年获质监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2011年6月,从江县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从江香猪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的农产品。

  人口超过20万的月亮山区是从江县经济严重欠发达地区,也是从江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群众自古以来就有养殖香猪的传统习惯,以香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更是主要家庭经济来源之一。

  从江香猪产业重新崛起

  由于受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粗放的养殖方式等制约,严重影响了群众大规模养殖香猪的积极性,使得香猪产业没有得到健康持续发展。2010年以前,全县香猪种猪数量一直保持在1万头左右,加工企业只有3家,年加工量4万头左右。

  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以及贵州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进

  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微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吹响了向贫困总攻的号角。

  随着县内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厦蓉高速公路、贵广快速铁路以及洛贯经济开发区相继开工建设,从江的区位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偏远、闭塞、落后变成了承接珠三角地区的桥头堡。

  2011年10月,贵州省政协、省农委有关负责人到从江县月亮山区,就香猪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后,提出把香猪产业作为月亮山区4县44个乡镇57万人口脱贫措施的思路,以从江为先行试点,然后逐步向周边推开,并在资金和项目上予以支持和倾斜,为月亮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以及香猪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2011年,贵州省政府把月亮山地区香猪产业发展,列为省级重点开发项目,并给予专项的财政扶持政策;2012年,从江香猪产业列入贵州省十大重点民生工程,香猪产业发展迎来了一个良好发展的机遇。

  群众看到了希望,积极性十分高涨,克服困难自筹资金,在从江掀起了新一轮的香猪养殖高潮。全县香猪存栏数由2011年的7.7万头增加到2012年17.64万头,出栏量由9.2万头增加到20.06万头。

        香猪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目前,从江香猪已列入“全省100个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到2015年,全县香猪能繁母猪存栏达到5万头以上,年产香猪仔猪和肥猪60万头以上,年产值达7.5亿元以上。2020年实现香猪能繁母猪存栏达到8万头以上,年产香猪仔猪及生猪100万头以上,年产值达12亿元以上,年利润5.61亿元,实现月亮山区香猪养殖户人均增收4800元以上,人均纯收入中来自香猪养殖达到60%以上。

  今年,从江县香猪产业将继续按照“两年打基础,三年大发展,五年见成效”的目标要求,坚持“两手抓、破两难”的工作思路,即一手抓养殖基地建设,扩大养殖规模,破解入驻加工企业“买猪难”问题;一手抓市场开发,大力招商引资,通过企业搭建农户与市场的平台,破解农户

  “卖猪难”问题,全力推进香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扶持的同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香猪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

  二是进一步扩大养殖区域和养殖规模,将香猪养殖从原来的10个乡镇扩大到月亮山区的14个乡镇和东部的部分乡镇。

  三是继续加强防疫体系建设,完善乡村兽医室的建设。

  四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和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企业生产、加工、销售能力,延长产业链。

  五是进一步加大香猪产品宣传和推介力度,积极开拓市场,支持企业在省内外大中城市建设冷鲜肉营销网点及专卖店。

  六是加强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使香猪产业逐步走上生产基地化、组织专业化、加工规模化、产品生态化、销售品牌化的产业化发展轨道。

  七是加快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品牌认证工作,努力打造具有知识产权的著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