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国内要闻
国内要闻

专家提案呼吁:提高鸡肉安全须完善肉鸡产业链

发布时间:2013-01-25

 

        鸡肉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供应充足、物美价廉的优质肉类。在美国、巴西等国家,鸡肉已经发展成为超过猪肉、牛肉的第一大肉类消费食品,年人均消费鸡肉40多公斤。鸡肉在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为了更好地提高食品安全,完善肉鸡产业链,山东华牧天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玉民和业内专家一起向今年的省“两会”提交了提案。

  据刘玉民介绍,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肉鸡产业以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农牧业领域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行业。我国的鸡肉总产量也由1984年的135.8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1850万吨,并以每年5%~10%的速度持续增长,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鸡肉生产国。

  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违规用药问题,已成为阻碍这一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

  “虽然发展迅猛,但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少问题。”刘玉民介绍,特别是肉鸡养殖业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产品安全问题,已成为阻碍这一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

  他分析说,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的饲养方式落后,目前肉鸡养殖主要有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两种方式,养殖过程与粪污处理两个环节脱离,鸡舍环境状况恶劣,鸡粪不但污染空气,还导致地下水资源受损,成为另一个重要的污染源。

  他认为药鸡事件的出现关键在于管理不规范。为了促进肉鸡的生长,提高肉鸡的抗病力,养殖户及企业在肉鸡养殖过程常违规过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肉鸡产品抗生素残留严重超标。药残超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国外借口肉鸡养殖环境恶劣、肉鸡福利差、药残超标等贸易壁垒限制我国肉鸡产品的出口。

  同时,药鸡事件还使养殖风险加大,养殖积极性受挫。他表示,肉鸡养殖的风险主要是行情风险和疫病风险,这两类风险都在逐渐加大。原因其一是饲料原料、鸡苗、能源及人工成本涨价造成养殖成本逐渐加大,10年来养殖成本提高了一倍多,而商品肉鸡的售价平均提高不到70%,严重挤压利润空间,使行情风险提高数倍;其二是疾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预防和治疗,表现为新病、抗药菌株及病毒变异株不断出现,大病及不治之症增多,混合感染越来越严重,致使疫病风险大大提高。

  “纵观养殖现状,规模大,技术好的养殖场抗风险能力较强,小规模的养殖户大多赔本赚吆喝。现在的养殖变成了技术活,不是谁想养好就能养好的,养殖壁垒越来越高。”刘玉民举例说,有些养殖户原先是一年养4批鸡每批5000只,3批挣1批赔,挣的时候一批能挣一万多,赔的时候一批赔2千左右,现在是1批挣3批陪,一批能挣5千左右,但赔的时候一批能赔上万元甚至血本无归。

  完善肉鸡产业链,发展低碳、高效、生态畜牧是大势所趋

  刘玉民认为,畜牧业就应该发展为低碳、高效、生态畜牧业。“首先要净化养殖环境。加强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推进肉鸡养殖圈舍、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利用场所一体设计、同时施工、长期利用,科学规划养殖场区布局,实现功能分区、净污分离,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在这次提案上,刘玉民用了一个新词:清洁养殖。“就是按照减量化的原则,采用培育优良品种、科学配制饲料、应用绿色添加剂和高新技术改变饲料品质及物理形态等手段,采取科学饲养方式,提高肉鸡饲料转化利用效率,降低肉鸡氮、磷和微量元素的排泄量,开发和应用禽用防臭剂,减轻畜禽排泄物对空气的污染。推广发酵床养殖技术,实现粪污零排放。”他解释说。

  “同时还要完善配设施套。”刘玉民说,整个养殖链是一体系,必须加强肉鸡养殖场区畜禽粪便、污水和其他废弃物贮存设施的配套建设,并根据污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通过雨污分离、干湿分离、沉淀池沉淀、酸化调节池和厌氧池处理、沼气利用等方式,达到固体废弃物和污水达到清洁排放要求,保障肉鸡养殖发展质量。

  政策的扶持也很关键,在这次提案上,业内专家还建议加大对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菜篮子”产品生产、秸秆养殖项目等方面的资金扶持。“通过政策扶持,促进肉鸡加工龙头企业和肉鸡养殖者发展生态循环养殖业,推进生态养殖业集约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强品牌培育,建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形成肉鸡饲养的产业链,才能提高肉鸡养殖业产业化水平,真正使这一产业成为富民产业。”刘玉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