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国内要闻
国内要闻

速成鸡事件引发产业链震荡:本土市场加速 问题重重

发布时间:2013-01-23

 

        “速成鸡”问题的爆发,不仅将公众视线再次引向食品安全问题,更引起了整条产业链的剧烈震荡。

  一方面,中国肉鸡产品消费量逐年提高,对企业而言市场前景诱人。但另一方面,这个产业正面临着技术落后于国外、本土品种研发缺位、国内市场培育不足、市场易受影响波动较大等一系列问题。

  “未来中国规模化的企业会越来越多,行业也会越来越集中。但其实中国本土市场差不多从2001年后才开始培育起来,这样整个行业目前的发展与监管都还不完善,对企业来说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某肉鸡养殖上市公司高层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本土市场加速

  目前,围绕白羽鸡和黄羽鸡,在我国形成了南北相对的产业格局。资料显示,我国白羽鸡的主要生产企业,大多集中在北方。比如东三省、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河北。代表性的企业有正大集团、双汇集团、福建圣农、安徽益和、河北兴达等。而黄羽鸡的主要生产企业乃至消费地区,则主要集中在南方,如广西、江苏等地。代表性的企业有广东温氏集团、广西参皇集团等。土鸡和走地鸡,多是家庭散养,还未形成规模。

  事实上,中国发展自己的肉鸡养殖产业,还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比欧美国家晚起步了20~30年,并且前期基本靠国外企业与市场带动。

  1979年,经营饲料的泰国正大集团率先在深圳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白羽肉鸡养殖合资企业,此后大量外企携资金及经营经验进入中国肉鸡养殖市场。1989年,正大在青岛建立起种禽、饲料、饲养,到屠宰、加工、熟食生产的一条龙农牧产业,创造了“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长期以来肉鸡养殖行业一直复制美国模式,发展之初主要靠欧美、日本等高增长市场带动,白羽鸡产品以出口为主。不过,“我国出口价格低,从最早3000美元/吨的价格降至现在1700~1800美元/吨的出口价,对国外市场形成了冲击,欧美国家开始注重保护本国畜牧业,我国的出口也受到限制,再加上肯德基等快餐行业在中国的发展,企业开始越来越重视本土市场。”该人士说。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统计,目前中国肉鸡消费已在肉类消费中比重占第二位,占比达到20%以上,且增长速度超过猪肉和牛肉,如果这种势头持续,到了本世纪30年代,肉鸡消费有望成为肉禽消费量第一。

  不过,另一个现实是,我国人均肉鸡消费量仍然不高。据了解,2010年中国人均肉鸡消费量为10.3千克,低于国际上11.3千克的平均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21%、巴西的23%,日本的59%。

  “随着城镇化发展,我国肉鸡消费市场前景将越来越广阔。而且相比其他肉类,鸡的饲料转化率最高,一般来说,3.6~4斤饲料才能变成一斤猪肉,但对白羽鸡来说1.8~2斤饲料就能换一斤鸡肉,有助于节约粮食。”有行业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问题重重

  在肉鸡市场前景被看好、整个产业不断向前的同时,问题也开始暴露。像其他许多产业一样,肉鸡养殖也面临产业升级的阵痛。

  肉鸡养殖行业容易受到疫病、原料价格波动等市场因素影响。

  历史上,从2002年10月到2006年,受行情低迷及禽流感影响,一大批养殖场关停并转。2005年至2006年,由于国内玉米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对企业成本控制又造成很大影响。去年底,由于“药鸡”事件给消费者造成恐慌,导致不少肉鸡生产企业盈利预期受到影响。

  国内肉鸡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最大的肉鸡苗生产企业民和股份(002234,股吧)(002234.SZ)近期就发布了2012年业绩预报,预期将亏损6800万元~7200万元,主要原因就是受“药鸡”事件影响,鸡苗价格在2012年第四季度从高位迅速回落,给该公司盈利带来不小影响。

  事实上,由于国内肉鸡养殖行业起步晚,发展还不成熟,监管也不完善,自身应对疫病与市场波动的能力还需提高。然而,目前中国还难以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新希望(000876.SZ)六和也在2011年年报中表示,原料价格上涨促使产品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成为公司主要的经营风险之一。近几年,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与城市化建设等因素导致全球农业用地不断减少,粮食产量不断降低,全球农牧行业的原材料呈短缺状态,粮食作物价格呈现不断上涨趋势,并且豆粕类原料的价格近年来一直呈现较大幅度波动。原料价格持续的上涨及豆粕类原料价格大幅的波动给公司的生产成本带来不利影响。

  中国最大的祖代种鸡养殖企业益生股份(002458,股吧)(002458.SZ)就在2011年年报中表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原种鸡种源控制于欧美少数几家育种公司手中,中国所用的祖代种鸡均需从国外进口。一旦供应商由于疫病或其他原因减少或停止输出种鸡雏鸡,公司将不能进口足量的祖代种鸡。如果在短期内没有从其他国家进口的渠道或未能与其他育种公司建立合作,将会影响公司引进祖代种鸡的进度,并对公司业务造成影响,公司因而面临依赖国外供应商的风险。

  此外,在品牌建设上,目前肉鸡行业似乎还未出现如猪肉行业中双汇、雨润等消费者熟知的品牌。“原因是多方面的,要结合行业特点来看。”有业内人士表示。

  首先,国内目前最主流的肉鸡品种白羽鸡本身从国外进口,并不适合中国厨房传统的炖、煮等烹饪方式,所以消费者很少直接接触。这种鸡最早进入中国,以出口为主,之后又用于分割深加工,消费者知道肯德基、麦当劳,知道某一鸡爪、鸡脖子的品牌,就很难知道上游的肉鸡品牌。其次,也与中国消费市场有关。中国国民膳食中动物蛋白最主要的来源还是猪肉,鸡肉价格本身较猪肉高,没有猪肉普及,尤其在农村市场。

  “一些养殖企业在行业内出名,但对消费终端则比较陌生了。”上述人士表示。

  肉鸡行业未来怎么办?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祖代肉种鸡养殖企业已经整合到13家,其中前五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1.7%。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于我国的肉鸡行业,一方面要继续规范行业秩序,确保行业发展的食品安全,另一方面要继续提高行业的集中度,降低行业因分散带来的风险。

  “其实,对企业来说,"防"重于"治"。鸡一旦得病很难治好,所以在前期就应通过各种程序减少鸡得病的几率,而不是一味地用药,这里面有一个系统的过程。”某上市肉鸡养殖企业人员告诉记者。

  例如,前期从鸡刚出生开始,就应有整个饲养周期的免疫程序,如饮水、喷雾免疫,再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如通风等。“鸡舍小环境变好了,鸡的发病率也会下降。这些程序和相应的投入对企业来说是必需的。”该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