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农产品安全性的重视,现代循环生态农业逐渐推上日程,但社会及政府需在使生产者获得比目前发展方式更大的利润的同时实现消费者利益,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最早出现生态农业的国家。早在16世纪20年代(明朝中叶),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利用桑叶喂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这种古老的生态农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桑蚕也相对花工多,生产周期长、也有风险,产值不如企业高,桑基鱼塘面积桑基与鱼塘两个子系统发展的不平衡,使其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下逐渐失去优势。由于这种人工的生态系统所创造的利益远远不能满足商人的需要,桑基鱼塘面积逐渐缩小,并于20世纪90年代末淡出历史舞台。
在这种市场经济的主导下,商人往往追求眼前利益,采用“高投入、高效率、高产出”的现代农业模式。为了使产品保质、保鲜、增加嗅觉和观感采用各种手段,漠视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他们用避孕养黄鳝,用瘦肉精喂猪,过度的使用化肥引起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大规模的粗放养殖使畜禽粪便成为农业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泛滥使用化学药物使一些难降解的有毒化合物污染环境,加上大量的化学品不合理应用,以及现代农业对药品的过分依赖,最终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在动植物体内、甚至在人体内积累,出现严重的农药、兽药残留问题……目前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推广慢,难以持久,“生态、环保”的发展方式只能靠部分有良知的经营者损己折利来实现。
这种以追求利益而损害环境和消费者利益为代价的生产方式,使我国的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和农产品安全危害的现状变得不容忽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农民和商人往往忽视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的问题,在选择化学激素、化学药物、添加剂,更多的考虑快速生长及最大的利益空间。因此,只有在生态农业的利润比目前的养殖的方式有更大的利润空间的情况下,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水到渠成。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安全性的重视,现代循环生态农业逐渐推上日程,但社会及政府需在使生产者获得比目前发展方式更大的利润的同时实现消费者利益,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1、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引导职能,以合理的方式加大对发展生态农业的扶持和投入,使畜牧业向着合理的模式发展:逐步减少政府对畜牧业生产、流通领域的直接资金投入,加大对畜牧业科研、教育、推广等领域的资金投入,例如,把资金投入到建沼气池、发酵床以及太阳能的补贴上。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优质优价发展生态畜牧业,让广大农民主动发展生态畜牧。同时加强市场对农产品的监管,及时查处不合格的农产品,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2、科研单位要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的养殖技术,设计、组装、调整农业生产的经营模式,在不损害劳动者现有利益的情况下生产出无公害的生态农产品。科技是促进生态农业可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加大对生态畜牧业的科技立项工作,组织联合技术攻关,集中研究畜牧、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产无公害的放心食品。
3、全社会要形成对生态农产品认同的氛围。随着毒奶粉、“瘦肉精”等问题的频频出现,消费者在考虑“吃饱”的问题的同时,更关注“吃得健康”和“吃得安全”。中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水平较低,过度或不适当使用药物和不合格饲料等所产生的农产品难以达到应该的质量标准,从而导致安全事件接连不断。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可促进生态畜牧的发展,有机绿色食品的消费已成为一种趋势。
4、生态农产品的生产者,特别是企业家,应当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提高自律意识,保障农产品质量水平,做让消费者放心的农产品。
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下,未来生态农业必然会以系统学方法和依靠当代科技实现农业清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向着资源充分利用、合理配置和调节控制的可持续道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