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互助土族自治县充分发挥“八眉猪”、“生态土鸡”、“白牦牛”、“獭兔”等特色畜种资源,大力发展现代特色畜牧业,创造“名优特”,打造“土品牌”,不断提高全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使之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
互助大部分地区为浅脑山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发展畜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为此,互助县不断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势头强劲。其中,八眉猪凭借其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产仔多、肉质好等诸多优良特性,声名鹊起,每斤猪肉的售价比普通品种猪肉高3—4元,超市销售供不应求。塘川镇董家村养殖户李玉财算了这样一笔帐:养6头母猪年可出栏100头,按市场最低价计算,再除去成本,一年收入近三万元。他说:“村里一大半村民都从事仔猪繁育,仔猪在母猪肚子里就被预订了。”
然而,随着农民进城打工、猪价波动,八眉猪养殖数量逐渐减少,面对现状,互助县在“十二五”期间,每年投资1200万元,大力推进以八眉猪为主的规模养殖场和基地村建设。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县将建成基地村80个,新增万头猪场16个、千头猪场40个、500头以上猪场80个,使互助猪肉在西宁市场上的供应份额达到一半以上,成为全省最大的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的肉食品加工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除此之外,葱花土鸡养殖也成为当地群众增收新渠道。目前,通过项目带动和政策扶持,在松多乡葱花土鸡养殖户已发展至166户,户均养殖葱花土鸡百余只,千只以上养殖大户3户。由于葱花土鸡饲养时间长、生长环境优、肉质鲜嫩,销售价格是普通鸡肉价格的4倍之多。
同时,以全省发展生态畜牧业、科学定畜保护环境、东移富畜改善生态为契机,互助县在继续搞好“西繁东育”的基础上,鼓励和扶持农户积极发展牛羊自繁自育,今年内建成2000只以上羊场10个、5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2个,完成自繁自育出栏牛羊29.3万头只。
在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扶持杨光等现有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并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扶持和金融支持等方式,引进和培育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逐步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